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治疗高龄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对其免疫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直肠癌高龄病人,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采用传统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切口长度(2. 8±0. 4) cm、住院时间(7. 9±1. 8)天、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 6±1. 4)天及术后VAS评分(2. 6±0. 4)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180. 2±7. 2)分钟,长于对照组病人(144. 5±7. 5)分钟(P 0. 05);研究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率(7. 5%)与对照组病人(12. 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研究组病人的免疫炎性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 05);两组病人术后1年生存率(87. 5%vs 85. 0%)及复发率(5. 0%vs 7. 5%)的差异情况比较无差异(P 0. 05)。结论单孔腹腔镜下治疗高龄直肠癌病人的预后与多孔腹腔镜无差异,但可减轻术后免疫应激反应,手术适应证需严格把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开腹手术的优劣性,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行根治切除术的90例胃窦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51例和开腹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肿瘤手术切除、并发症、术后恢复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远切缘及近切缘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起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因肿瘤因素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腹腔镜辅助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生存率高、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用于瘤体直径小、恶性程度低的胃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的治疗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肯定.而腹腔镜胃腔外局部切除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对于靠近贲门或幽门腔内生长的胃GIST,由于显露困难.常规的胃腔外切除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易引起贲门或幽门狭窄。为此。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6年10月起.采取了腹腔镜下胃前壁切开、胃腔内切除肿瘤的手术方式治疗靠近贲门或幽门的内生型胃GIST,至2011年4月共完成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三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法操作,对照组采用四孔法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选用三孔法优于四孔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用Veress针经脐孔基底垂直穿刺气腹是否比经脐缘穿刺气腹更为容易操作成功和安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间选取360例确定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排序,排在奇数位的分入A组,排在偶数位的分入B组,每组各180例;A组患者行经脐孔基底垂直穿刺气腹,B组患者行经脐缘穿刺气腹;由36位腹腔镜手术初学者进行穿刺气腹操作,其中每位初学者按手术先后顺序交替穿刺A组与B组患者各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穿刺次数、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843、0.526、0.149、0.414)。两组患者的总穿刺成功率、1次穿刺次数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4、12.085、4.595,P=0.011、0.001、0.032)。A组的总穿刺成功率及1次穿刺次数成功率高于B组,A组的穿刺相关并发症少于B组,在体重指数高于25kg/m2的患者中尤为显著。结论用Veress针经脐孔基底垂直穿刺气腹比经脐缘穿刺气腹更为容易操作成功和安全,特别是对肥胖患者,是刚开展腹腔镜手术医生的理想穿刺气腹方法。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胃癌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和时机。方法对133例腹腔镜胃癌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9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37例,中转开腹率27.8%,最常见的原因是周围脏器受累(28/37,75.7%)。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必须熟练掌握中转开腹的指征,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ELOX方案与SOX方案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者采用XELOX方案治疗,21例患者采用SOX方案治疗,治疗周期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受益指数,6个月、1年、2年生存率,肿瘤分期及手术切除率。结果 SOX组近期临床受益指数高于XEOLX组(P<0.05),但两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和手术切除率以及术后肿瘤分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来说,SOX方案在近期临床受益中比XEOLX方案效果更好,但两者在手术切除率及预后方面差异表现不明显,故两者均可应用于胃癌新辅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临床受益,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适应证。方法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间对482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其中69例患者同时行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A组),未行预防性造口者413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总发生率为1.87%(9/482);A组与B组在年龄、TNM分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高中低位直肠癌比、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血运偏差、肠道准备欠佳、双吻合器钉合欠佳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男性比例、低位直肠癌比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比例、吻合口血运偏差患者比例、肠道准备欠佳患者比例、双吻合器钉合欠佳患者比例较B组高。结论应用末段回肠袢式造口预防高危患者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Miles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Miles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原因。方法对121例行腹腔镜Miles术患者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1例患者都在腹腔镜下完成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的分离,无中转开腹,行经腹膜内腹直肌型肠造口(A组)43例,经腹膜外隧道及腹直肌型肠造口(B组)78例,应用吻合器实施乙状结肠皮肤吻合造口115例,无手术死亡。112例(92.6%,112/121)患者术后随访3-90个月,中位随访期33个月,9例失访。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16.1%(18/112),两组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为37.8%,B组为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低于A组。结论腹腔镜Miles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与造口的方式有关,经腹膜外隧道的结肠造口是理想的造口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