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近端联合远端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早期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于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B组为近端联合远端收肌管阻滞组,于超声引导下分别行收肌管近端和远端阻滞;C组为右美托咪定联合收肌管阻滞组,于超声引导下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混合液分别注射至收肌管近端和远端。比较3组患者术后6 h(T1)、12 h(T2)、24 h(T3)和48 h(T4)时静息VAS评分,术后T3和T4时运动VAS评分,48 h内羟考酮和氟比洛芬酯使用情况;以及术后24 h(T3)、48 h(T4)和72 h(T5)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股四头肌肌力;记录3组患者术后首次直腿抬高≥10 cm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7...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高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10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拟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9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均于术前24 h及手术当日麻醉前30 min行骨折侧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对照组患者使用0.375%罗哌卡因30 mL,观察组患者使用0.375%罗哌卡因联合0.5 μg/kg右美托咪定和0.1mg/kg地塞米松共30 mL,术后两组患者均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即刻(T0)、术前实施神经阻滞后12 h(T1)、入室时(T2)、术后12 h(T3)、24 h(T4)和48 h(T5)的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 VAS)及T3~T5时刻的运动VA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首次按压时间,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皮质醇(cortisol, 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和肾上腺素(epinephrine, E)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2和T4时刻的静息VAS评分以及T3~T5时刻的运动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术后镇痛泵的首次使用时间推迟,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减少(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清IL-6、CRP、Cor、NE和E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有效减轻高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程度、延长镇痛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和应激反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杨璐  曹福羊  吕浩  李军 《武警医学》2021,32(5):382-388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针灸预处理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针灸预处理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要求的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9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预处理可显著缩短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MD=1.73, 95% CI (1.41, 2.05), P< 0.00001],减少体外循环后患者ICU停留时间[MD=9.01, 95% CI (2.87, 15.14), P= 0.004]和住院时间[MD=2.00, 95% CI (1.01, 2.98), P< 0.0001],减少心脏手术患者术后3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RR=0.24, 95% CI (0.12, 0.48), P< 0.0001]和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52, 95% CI (0.36, 0.74), P= 0.0003],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评分[MD=0.39, 95% CI (0.19,0.58), P< 0.0001]。结论 针灸预处理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预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和海马果蝇相关蛋白3(TRB3)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7d的SD大鼠28只,体重12~18 g,随机分为两组(n=14):对照组(CON组)和七氟醚麻醉组(SEV组)。经不同的吸入处理结束后24 h每组抽取6只大鼠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内TRB3及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两组分别在幼鼠成长至21 d和56 d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与CON组比较,SEV组在21 d和56 d开始的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第3象限活动时间显著减少,原平台范围内的穿越次数减少(P 0. 05);与CON组比较,吸入七氟醚结束后24 h时SEV组海马TRB3表达显著上调以及p-Akt (Ser473)表达显著下调(P 0. 05)。结论:新生期吸入3%七氟醚6 h对大鼠幼年及成年期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且对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内TRB3及p-Akt (Ser473)的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低剂量氢吗啡酮组(5 μg/kg,H1组)、中剂量氢吗啡酮组(10 μg/kg,H2组)、高剂量氢吗啡酮组(15 μg/kg,H3组),每组20例。比较4组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T2)、术毕时(T3)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内镜医生与麻醉医生对麻醉效果的满意评分、苏醒时呼吸道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术中体动和呛咳、低氧血症、术后呕吐和头晕、皮肤瘙痒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2~T3时H1组MAP、HR明显高于SF组、H2组、H3组(P<0.05);T1时SF组、H3组RR、SpO2明显低于H1组、H2组(P<0.05);SF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H1组、H2组、H3组(P<0.05),H2组麻醉医生满意评分明显高于SF组、H1组、H3组(P<0.05),H1组VAS明显高于SF组、H2组、H3组(P<0.05)。H1组术中体动和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SF组、H2组、H3组(P<0.05),H1组、H2组术中低氧血症、术后呕吐和头晕发生率明显低于SF组、H3组(P<0.05),SF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H1组、H2组、H3组(P<0.05)。结论10 μg/kg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七氟醚致老年小鼠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26只雄性出生后12月龄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七氟醚组(Sevo)、七氟醚+右美托咪定组(Se-vo+Dex组).Sevo组和Sevo+Dex组小鼠给予连续2 h的3%七氟醚+33%氧气麻醉处理.Con...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7月行股骨骨折手术且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65岁,ASAⅢ—Ⅳ级,心功能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SVV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SVV组采用SVV对患者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当SVV10%时,输注琥珀酰明胶3 ml/kg,并将SVV调整在7%~10%。对照组术中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8 ml·kg~(-1)·h~(-1)。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h测定动脉血乳酸浓度(Lac),术前及术后2 h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VV组术后1 h动脉血Lac明显降低(P0.05),术后2 h的LVEF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行股骨骨折手术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李娟  陈宇  杨璐  李军  曹福羊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2):104-10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颅内动脉瘤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晌。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笔者医院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按数学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组(DC组,n=24)、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组(DS组,n=24)和对照组(C组,n=24)。在进行麻醉诱导前,DC组以0.3μg/(kg·h)速度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min;DS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总量为1μg/k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泵注时间为10min;C组采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与DS组等量生理盐水,泵注时间为10min,3组其余用药相同。记录比较3组患者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min时(T0)、气管内插管前即刻(T1)、气管内插管完成即刻(T2)、插管后3min (T3)的SBP、DBP、MAP和HR以及△SBP、△DBP、△MAP和△HR;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硝酸甘油、麻黄素和阿托品使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和DC组△SBP、△DBP、△MAP、△HR均低于C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期使用1μg/kg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即可有效抑制插管反应所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并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状态,特别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未定带区(ZI)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对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觉醒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8组(6只/组)。研究七氟醚麻醉时,化学遗传学实验分为hM3Dq组(注射携带hM3Dq的腺相关病毒)和mCherry组(注射仅携带mCherry的对照病毒);光遗传学实验分为ChR2组(注射携带ChR2的腺相关病毒)和GFP组(注射仅携带GFP的对照病毒),注射剂量均为100 nL。研究丙泊酚麻醉时,化学遗传学实验分为hM3Dq组和mCherry组;光遗传学实验分为ChR2组和GFP组。上述各组处理方法同七氟醚。通过化学遗传学和光遗传学技术激活ZI区GABA能神经元,观察其对七氟醚和丙泊酚的麻醉诱导及觉醒的调节作用,通过脑电监测观察其在七氟醚麻醉维持中的作用。结果 在七氟醚麻醉中,与mCherry组比,hM3Dq组麻醉诱导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GFP组比,ChR2组麻醉诱导时间显著缩短(P<0.01),而两实验中麻醉觉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丙泊酚麻醉中,hM3Dq组比mCherry组麻醉诱导时间显著缩短(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