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声刀和电刀对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刀和电刀对胃癌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和术后应激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63例胃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35例使用超声刀,28例用电刀,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引流量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术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率,术后第2天检测血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糖.结果 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相比,CD3+、CD4+、CD8+、CD4+/CD8+比率,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72 h引流量、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超声刀组均有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两种工具在胃癌根治术中切除效果及对术后免疫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应用超声刀术后恢复快且对术后应激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外文数据库如PubMed、 Web of Science、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等(从数据库建库到2014年12月)有关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涉及766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1)对于恢复期患者,疗程4周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内科常规治疗或内科常规治疗+吞咽功能训练)总有效率高于不联合治疗组(P<0.01);(2)对于急性期患者,疗程4周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内科常规治疗与不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无差别(P=0.05);(3)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肺部并发症作用尚不确定。【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内科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时机、疗程、并发症等的疗效评估等仍然需要设计合理、报告规范的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侯全基  张倢  谭荣任 《海南医学》2016,(11):1756-1758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3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三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C分别为(3.94±0.49) mmol/L、(3.16±0.47) mmol/L、(4.04±0.48) mmol/L,TG分别为(1.54±0.39) mmol/L、(1.31±0.37) mmol/L、(1.55±0.40) mmol/L、LDL-C分别为(3.24±0.38) mmol/L、(2.93±0.39) mmol/L、(3.17±0.39) m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TC (5.93±0.54) mmol/L、(5.92±0.53) mmol/L、(5.95±0.52) mmol/L,TG (1.99±0.43)mmol/L、(1.97±0.41) mmol/L、(1.96±0.40) mmol/L,LDL-C (3.98±0.41) mmol/L、(3.95±0.42) mmol/L、(3.97±0.40) mmol/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DL-C分别为(1.78±0.32) mmol/L、(1.75±0.34) mmol/L、(1.68±0.33) mmol/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6±0.34) mmol/L、(1.03±0.31) mmol/L、(1.04±0.33) mmol/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观察A、B两组,观察B组TC、TG、LDL-C均显著低于观察A组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1%(39/41),明显高于观察A组的78.0%(32/41)和对照组的65.8%(2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7.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但阿托伐他汀20 mg/d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10 mg/d与辛伐他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次尿C肽/肌酐比重(UCPCR)在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别测定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尿C肽、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C肽、餐后2 h血C肽、24 h尿C肽,分析UCPC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UCP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2型糖尿病UCPCR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2 h血C肽、24 h尿C肽(r=-0. 261,r=-0. 372,r=-0. 492,r=0. 358,r=0. 675,r=0. 583; P 0. 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尿C肽/肌酐比值可用于评估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从创建到2014年12月),查找正天丸与常规西药或安慰剂对照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个RCT,共9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①正天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44,95%CI(1.2,1.74),P=0.000 1];②正天丸联合西比灵治疗在总有效率[RR=1.21,95%CI(1.08,1.35),P=0.000 9],偏头痛持续时间[MD=-0.84,95%CI(-12.03,-4.88),P<0.000 01]方面优于对照组;③正天丸与阿司匹林对照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0.99,1.49),P=0.06];④正天丸与模拟剂对照,在总有效率[RR=2.5,95%CI(1.83,3.41),P=0.000 01],偏头痛持续时间[MD=-1.31,95%CI(-1.60,-1.02), P<0.000 01],发作次数[MD=-1.42,95%CI(-1.81,-1.03),P=0.000 01],发作天数[MD=-1.25,95%CI(-1.91,-0.60),P<0.000 01],发作程度[MD=-1.11,95%CI(-1.43,-0.79),P<0.000 01],改善伴随症状(恶心[MD=-1.11,95%CI(-1.27,-0.95),P<0.000 01],畏光[MD=-0.43,95%CI(-0.81,-0.28),P<0.000 01],流泪[MD=-0.54,95%CI(-0.7,-0.38),P<0.000 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从已有证据尚无法判断正天丸与所报告不良事件的关系。结论:目前证据提示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在改善偏头痛发作程度、减少发作时间、减轻部分伴随症状等方面优于安慰剂,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与阿司匹林相当,正天丸联合西药(尼莫地平或西比灵)治疗的效果优于纯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本结论的可靠性和外推性有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Roux—en—Y胃旁路术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胃部病变合并T2DM54例,按术前HbA1c水平,将6.5%~7.9%患者分为A组,8.0%~9.9%为B组,〉10%为c组。均行Roux—en—Y胃旁路术。检测各组术前(0周)、术后12、24、48周各时间点空腹血糖(FPG)、HbA1c浓度,并分析术前(0周)及术后48周患者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各组F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但各组间FPG、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术前HbA1c水平的增加,术后HbA1c、FPG控制程度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术前HbA1c〈10%时Roux—e13-Y胃旁路术降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Roux-en-Y胃转流术及胆胰分流术治疗大鼠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48只雄性Goto-Kakizaki(GK)大鼠随机分为Roux-en-Y胃转流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P)、胆胰分流术(billiopancreatic diver-sion,BPD)和假手术组,每组16只。检测术前及术后1、3、6、9、12、24周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检测术前及术后6、12、24周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术后各组死亡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24周Roux-en-Y胃转流术、胆胰分流术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P<0.01),术后12、24周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1);假手术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各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Roux-en-Y胃转流术组和胆胰分流术组术后1~24周HOMA-IR指数显著降低(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术后1~24周胆胰分流术组HOMA-IR指数显著低于Roux-en-Y胃转流术组(P<0.05)。Roux-en-Y胃转流术组死亡率为6%,胆胰分流术组死亡率达50%,胆胰分流术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于Roux-en-Y胃转流术组(P<0.05)。结论 Roux-en-Y和胆胰分流术治疗大鼠非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相近,但胆胰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于Roux-en-Y胃转流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6月放疗科患者330例为对照组,PIVAS药师采用传统沟通模式;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患者321例为观察组,PIVAS药师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模式下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结果、医生用药咨询数、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患者满意度。结果: 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践后,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中紫杉醇脂质体预处理时机达标率由46.73%提高到76.55%,奈达铂水化达标率由48.67%提高到97.25%,联合化疗给药顺序总体达标率由71.53%提高至96.78%,稳定性总体达标率由81.91%提高至99.12%,滴注时间总体达标率由72.69%提高至88.26%;医生用药咨询数由(25±3)例/月提高至(53±4)例/月、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由(23±5)例/月提高至(67±9)例/月;与患者沟通时,用药教育完整性由66.67%提升至93.15%、用药咨询回答准确性由53.33%提升至86.60%、不良事件记录及时性由60.00%提升至93.46%(均P<0.05)。结论: 基于SBAR沟通模式,提升了PIVAS药师在临床实践中与护士、医生、患者沟通过程的专业性及满意度,在医、药、护多学科协作的建设中体现出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