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acute patellar dislocation, APD)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科采用关节镜辅助下MPFL重建手术治疗19例APD病人,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为(21.5±6.3)岁。所有病人于术中进行关节镜检查,评估髌骨轨迹,然后进行MPFL重建。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及膝关节CT,测量膝关节Q角,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7±5.3)个月。术后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阴性,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19例病人的髌骨Q角为15.37°±1.46°,较术前的17.63°±1.83°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38,P<0.001);术后6个月19例病人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0.47±2.83)分,较术前的(67.63±7.14)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52,P<0.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MPFL重建治疗APD的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半月板隐性层裂的MRI和关节镜下征象的对比研究,明确术前MRI检查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关节镜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半月板隐性层裂的MRI表现和镜下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镜下未见半月板层裂,而术前MRI检查证实有半月板层裂现象。结论术前MRI检查对于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的半月板隐性层裂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具有指导性意义,而仅凭关节镜检查,直视下难以确诊此类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Fas T-Fix缝合器在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as T-Fix缝合器在关节镜下对28例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患者进行全内半月板缝合手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根据Barrett et al临床愈合标准评价:25例临床愈合;3例未愈合,二期行半月板切除术。末次随访时,28例患者Lysholm评分由术前43~65(57. 8±6. 3)分提高到87~96(93. 2±2. 7)分(P 0. 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Fas T-Fix缝合器缝合修复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损伤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对膝关节功能中期随访的效果。方法:观察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男21例,女39例,平均年龄(62.2±10.9)岁;对照组男25例,女35例,平均年龄(64.9±11.4)岁。均取膝关节前方正中切口,术中在截骨完成后,试验组进行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包括后髁的修饰性截骨和后关节囊的贴骨松解以及必要的增生物清理,释放后方空间;对照组仅行常规的后髁增生骨的清理。安装的假体均采用同品牌后稳定型假体。通过门诊回访,对比两组术后中期随访时美国膝关节协会 (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情况,包含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评分,对比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门诊中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排除失访或无效患者,最终试验组49例,对照组54例获随访。膝关节KSS功能评分:试验组91.3±3.4,优于对照组86.4±3.9;而KSS临床评分试验组86.9±4.6,与对照组85.7±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屈膝活动度:试验组(133.2±5.9)°,优于对照组(126.9±7.4)°主动伸膝活动度试验组(0.5±1.1)°,与对照组(0.3±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后方复合松解改善膝关节功能和屈曲活动度中期效果显着,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6.
戴繁林  熊敏  张鹏  黄晓华  田大为  赵辉  王丹 《骨科》2015,6(6):298-301
目的 前瞻性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注射液局部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出血的控制情况。 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间行单侧初次TKA的患者共计80例,年龄55-78岁,随机等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中两组采取两种不同的局部给药方式:试验组行TXA关节周围注射,对照组行传统关节腔灌洗处理。观察两组TKA术后术腔引流量的差异性,对比两组术后24h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指标有无差异。 结果 两组术前Hb及HCT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术腔引流量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复查结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TKA术中TXA关节周围注射的止血效果优于关节腔灌洗的局部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关节镜监视下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Ⅰ~Ⅳ型)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4(10±3)个月.术后3~6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按HSS评分:优38例,良4例.结论 在关节镜监视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损伤小,复位固定确切,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四通道清理法"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粘连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3月该科采用关节镜下"四通道清理法"对13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粘连患者进行镜下清理松解手术。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58~73岁,平均66.7岁。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术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记录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屈伸度数。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平均屈曲度数为73.7°(45~90°),术后6个月随访时平均屈曲度为115.7°(97~127°)。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4.0分(31~69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时平均66.8分(51~83分)。结论关节镜下"四通道清理法"是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粘连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髓芯减压联合高压氧治疗髋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高压氧治疗髋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BMES)的疗效。方法髓芯减压联合高压氧治疗12例髋关节BMES患者。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者疼痛均完全消失,术后4~12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未发现病情复发及股骨头坏死。结论髓芯减压联合高压氧治疗髋关节BMES,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