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髋置换术股骨骨折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发生术中和术后股骨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办法。方法516例(541髋)患者施行全髋置换术,进行(3.6±4.1)年(18个月至12年)随访,术前及术后均进行病例和X线随访分析。结果术中及术后共发生股骨干骨折9例,总发生率为1.8%,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全髋置换术股骨干骨折原因有骨质疏松、操作失误和外伤等,并根据骨折不同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措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股)动脉损伤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股)动脉损伤28例,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同时行腘(股)动脉损伤静脉移植修复术17例,直接行端端吻合术5例,行单纯修补术6例;对小腿严重创伤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者行小腿筋膜切开减压术3例,修复损伤神经3例,2例同时伴深静脉损伤无缺损者直接行吻合术。结果28例随访0.5—1年,23例6h以内行骨折开放复住内固定及血管修复建立血循环者,其中21例下肢功能良好;2例小腿肌肉坏死并发感染、高热,清创处理后体温逐渐下降,切口反复不愈伴骨外露,后高位截肢或因合并症自动出院;3例伤后48h出现血循环障碍,转我院急诊探查,吻合血管,术后血循环未见好转,并二期手术,但足部运动功能大部分丧失。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股)动脉损伤应尽早行骨折复位固定,修复损伤腘(股)动脉以恢复血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4年间收治的四肢主要动脉损伤73例进行分析。结果:切割、刺伤55例,闭合性损伤18例。急诊明确诊断59例。47例行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43例成功。漏诊3例,截肢6例。结论:对四肢血管伤应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应用多参数监护仪进行伤肢脉搏波血氧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动脉损伤,能动态监护肢体血供,使用方便,诊断准确。主张及时作探查及血管修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行L1全椎板切除术后,实验组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HCPT[0.1 g/L(A组),0.05 g/L(B组),0.01 g/L(C组)],对照组(D组)应用生理盐水,测定用药前后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并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术后4周行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硬膜外瘢痕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A组无明显硬膜外粘连,瘢痕组织面积及成纤维细胞计数均低于D组(P<0.01),而D组出现致密的硬膜外粘连。所有实验动物无明显中毒症状,用药前后的SEP及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短时应用浓度为0.1 g/L的HCPT可有效预防硬膜外粘连,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骨性关节炎的方法。方法对4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分别于术后即刻、2周、4周、6周行关节腔内注射医用几丁糖,结合CPM机早期功能锻炼,结果43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7个月,全部骨性愈合,膝关节Lysholm标准综合评分65~93分,平均85分。优14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8.4%。讨论良好的关节软骨面的修复、早期的功能锻炼和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能有效地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并比较皮神经蒂皮瓣与静脉皮瓣、筋膜皮瓣、传统带蒂皮瓣在成活面积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取4侧新鲜成人尸体小腿,从小隐静脉逆行灌注美蓝并观察其蓝染面积的范围。另采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股部皮神经蒂皮瓣及上述3种皮瓣的模型,术后6天测量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结果小腿后外侧皮肤出现蓝染面积在12cm×17cm范围内。大鼠皮瓣成活面积以传统带蒂皮瓣、皮神经蒂皮瓣为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筋膜皮瓣次之,静脉皮瓣最差。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不宜超过12cm×17cm。术时保留皮瓣内浅静脉和蒂部的部分深筋膜可提高皮神经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例单侧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平均54~83岁,年龄68.5岁。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6例,四部分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5d,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除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外,其余均骨性愈合,肩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切开复位,利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骨下端Hoffa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股骨下端Hoffa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股骨下端Hoffa骨折患者切开复住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使用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股骨下端Hoffa骨折,按照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5例,可1例,差1例。后者于取内固定时作了关节松解术。关节功能达到可级。结论 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股骨下端Hoffa骨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腰椎不稳定是骨科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 ,椎体界面固定技术日趋成熟 ,被广泛应用 ,并取得良好疗效 ,但也出现一些问题。自 1998年至 2 0 0 2年 ,我院骨科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植入融合笼 (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 19例 ,体会到对这一技术的并发症应有足够的认识 ,应加以防范 ,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6年3月,我科收治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7例,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同时行腘动脉损伤静脉移植修复术4例,直接行端端吻合术1例,单纯修补术2例。对3例小腿严重创伤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行小腿筋膜切开减压术,修复损伤神经2例,1例同时伴深静脉损伤无缺损者直接行吻合术。结果6例6h以内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及血管修复建立血循环者中,5例下肢功能良好,1例小腿肌肉坏死并发感染、高热,清创处理后体温逐渐下降,切口反复不愈伴骨外露,因合并脑外伤长期昏迷在ICU抢救,后自动出院;1例伤后48h出现血循环障碍,转我院急诊探查,吻合血管,术后循环未见好转,二期手术,但足部运动功能大部分丧失。7例随访0.5~1年。5例血管修复术后患肢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1例足部感觉正常,肌力3级,生活基本自理;1例长期昏迷,生活不能自理。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伴腘动脉损伤应尽早行骨折复位固定,修复损伤腘动脉以恢复血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