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治疗128例注射后臀肌挛缩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从2001年2月至2009年5月对128例臀肌挛缩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大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并发症少。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至8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按黄耀添等制订的臀肌挛缩症肢体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87例,良3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5.3%。结论臀肌挛缩症经手术治疗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可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外伤致左锁骨骨折入院。于2005年8月3日上午9时,在臂从麻醉下行左锁骨中段粉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沿锁骨以断端为中心做长约10cm弧形切口,分层解剖见骨膜破裂,但骨膜连续性未完全中断,  相似文献   
3.
徐爱飞  陈华燕  孙健  谭斌 《重庆医学》2011,40(12):1202-1204
目的应用解剖钢板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从预后、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等方面加以评价。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69例不稳定转子间骨折实施手术治疗,33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6例采用PFN固定,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2~18个月至骨折愈合,平均16个月,无死亡个案;两组在手术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临床疗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和PFN均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4.
李飞  宁建  徐爱飞 《西部医学》2012,24(8):1509-151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先采取病灶清除处理,再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骨,伴有软组织缺损较多者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 12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徐爱飞  陈华燕 《重庆医学》2013,(24):2901-2902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结合拉力螺钉技术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Hoffa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其效果。结果 9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膝关节功能根据Hoffa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系统进行评估:优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77.8%。结论采用重建钢板结合拉力螺钉治疗Hoffa骨折,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利福平(RIF)与左氧氟沙星(LFX)、RIF与万古霉素(VAN)联合用药对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按CLSI2009标准,通过肉汤微稀释法确定RIF、LFX、VAN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棋盘法分析确定RIF+ LFX和VAN+ RIF对MRSA、MRCNS的协同、相加、无效和拮抗效果,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分析在整个培养观察时间内有关抗菌剂联合用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作用.结果 所有菌株在24h内培养中RIF+ LFX和VAN+ RIF显示协同效应.特别是VAN、LFX和RIF在亚最低抑菌浓度下,对抗绝大多数菌株产生显著叠加和协同效应.结论 RIF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对骨科内置物术后感染常见致病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是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飞  谭兴春  徐爱飞  谭斌  肖易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29-1931
目的:探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2008年,我们对36例(38肢)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男24例(25肢),女12例(13肢),平均年龄49岁.术前和术后均行X线片检查,术后通过临床和放射学随访,平均24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6例(38肢)患者骨折均愈合,闭合性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3周,开放性骨折愈合时间14~28周,平均21周.有3例患者股骨远端交锁钉发生断裂,2例患者轻度外翻成角畸形.所有患肢术后功能良好,二次手术取出髓内钉后无再次骨折发生.结论: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对骨内膜血运破坏少,骨折愈合不利影响小等优点.但易发生断钉,在使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8.
李飞  徐爱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90-3290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镇定钢板方法进行治疗.详细记录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情况,术后随访1 a,观察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54.3±6.8)min,平均出血量(177.2±15.6)ml.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优22例(52.4%),良19例(45.2%),差1例(2.4%),优良率为97.6%.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手术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利福平加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内植物迟发性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长期口服利福平加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200 mg 3/日口服,利福平600 mg 2/日口服,疗程6个月)治疗骨科内植物迟发性感染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17~75岁,平均51.6岁.治疗期间随访观察内容包括:血白细胞不同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肝转氨酶水平及影像学资料.临床治愈标准:无临床感染征象(发热、局部疼痛、红肿、皮温高、窦道感染);血沉<20 mm/h,CRP<5 mg/L;影像学见骨折无假关节形成,稳定、骨折愈合好,或人工关节治疗随访24个月无脱位、无假体松动.无治愈趋向:不管感染何时发生,再次出现初次病原菌感染的临床征象,或没有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而出现无法解释的高CRP水平(50 mg/L),表明治疗失败.[结果]本组13例病人中除1例骨折感染病例因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与药物过敏用药2周后停止外,其余12例病人均完成6个月疗程的治疗.10例获得成功,2例骨折感染治疗6个月后仍无骨折愈合倾向且形成假关节改行二期骨折处理.无皮肤过敏、多关节痛等药物副反应.随访6~27个月(平均24个月),总的成功率为83.3%.随诊至今,感染均控制.[结论]采用全身营养支持,长期口服利福平加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内植物迟发性感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植钉术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或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胸腰椎爆裂或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植钉术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椎间隙高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JOA评分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对照组Cobb角、各椎间隙高度、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植钉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或压缩骨折能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但不能有效地防止相邻节段的退变和后凸畸形矫正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