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60例萎缩性胃炎临床生存质量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病理改变多为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膜固有腺体的萎缩 ,甚至消失 [1 ] 。笔者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3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 0例门诊患者 ,从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多维角度深入评价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CAG的诊断最主要根据胃镜和病理检查的结果 ,根据 1 982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1 .2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中男 2 8例 ,…  相似文献   
2.
益肾通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补气益肾祛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机理。方法:建立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随机分为造模组、治疗组、对照组3组,分别以0.9%NS、益肾通方、通尿灵溶解液灌胃,比较3组前列朦重量、前列腺指数及光镜下结构变化。结果:各指标组间比较,造模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依据补气益肾祛瘀的制方原则配伍的益肾通方,有一定抗炎、抑制腺上皮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抗中晚期胰腺癌血行播散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抗中晚期胰腺癌血行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1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原则,分为湿热毒邪型、瘀积气滞型、脾虚湿热型、正虚邪实型,用免疫组化、血清学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游离癌细胞、血清CA19—9.CA125、CEA的变化,同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的差别。结果:中晚期胰腺癌治疗前血液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高达85%,治疗后明显降低62.7%,4种检测方法中CAl9—9免疫组化法阳性率最高,其次为CA125、常规病理HE染色,CEA免疫组化法较低。治疗前后血清CA19-9、CA125、CEA阳性率变化不大。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可以明显降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液游离癌细胞阳性率.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提高中晚期胰腺癌疗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贯序治疗在肝癌围肝动脉栓塞术(TACE)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38例中晚期肝癌行TACE患者,分为肝郁脾虚型(14%)、气滞血瘀型(42%)、湿热蕴结型(29%)、肝肾阴虚型(15%)4型,随症加减中药治疗.配对观察TACE术中碘油用量,术后肝储备功能、影像学资料、毒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差别.结果:在中药贯序支持治疗下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和ICGR15损害明显减轻(P<0.05),免疫抑制减轻,对抗发热、胃肠道反应、黄疸、腹水等毒副反应(P<0.01),也可以抑制脾脏肿大,但是对术中碘油用量、肿瘤大小和包膜形成影响不大(P>0.05).结论:围TACE中药贯序支持治疗可以减轻肝功能损害,对抗术后毒副反应,减轻免疫抑制,但对影像学资料和术中碘油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80例阻塞性黄疸病例采用PTCD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放置PTC管数、平均手术时间、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差异。结果 80例患者穿刺放置PTC管95根,留置时间为7~185(45±21)d。平均手术时间为(30±15)min,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为(415±214)ml。术后1周TB均值(μmol/L)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56vs 354±150,t=17.030,P〈0.01)。术后2周TB降至(57±36)μmol/L,与术后1周T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1,P〈0.01)。发生胆汁漏及胆道出血并发症共2例(2.5%)。结论 B超引导PTCD术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是治疗阻塞性黄疸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治疗疾病的原理基本是针对阻止或纠正不良作用条件及影响正常气血、精、津流通的各种因素及造成的病理变化,在这个基本原则上,两者是相通的。中医理论认为"六腑以通为用",临床上笔者运用这个理论,对常见泌尿、生殖外科疾病,如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慢性睾丸炎合并精液异常等疾病,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病理学的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不同证候类型胃癌细胞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方法:原发性胃癌标本52例。中医辨证分为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寒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结型,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标记指数与胃癌中医辨证各分型均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以瘀毒内阻型topoⅡ表达最强。结论:说明瘀毒内阻型胃癌细胞对于DNA调节控制及细胞核内核酸代谢过程功能较强,同对各种肿瘤抗癌药物敏感性表现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对卵巢早衰(POF)小鼠抑制素B(INH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采用SD大鼠卵巢抗原与弗氏佐剂注射免疫法复制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衰退小鼠模型。中药预防组于第1次免疫后开始灌服中药复方汤剂,连续17 d,中药治疗组于第3次免疫后开始灌服中药复方汤剂,连续5 d,剂量均为20 g.kg-1.d-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NHB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卵巢组织INHB mRNA表达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卵巢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INHB含量、卵巢组织INH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光镜下未见明显生长或成熟卵泡;中药预防组血清INHB含量、卵巢组织INH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卵泡数目略减少,无明显病理改变;中药治疗组卵巢组织INH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对血清INHB含量无影响(P0.05),生长成熟卵泡减少,且卵巢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各组小鼠血清INHB含量与卵巢组织INHB mRNA表达变化呈相似趋势,且中药预防组作用优于中药治疗组。【结论】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与其能增强卵巢组织INHB mRNA表达,升高INHB含量,改善卵巢的储备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Cyclin D1与癌栓形成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肝癌原发灶、癌栓和癌旁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原发灶、癌栓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5%、81.25%、9.38%,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别;β-catenin与癌栓形成、HBV感染、肝硬化有关.CyclinD1在原发灶、癌栓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9%、75%、18.8%,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别;Cyclin D1与癌栓形成、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关.结论:β-catenin和Cyclin D1促进癌栓形成,参与HBV感染和肝硬化形成过程;Cyclin D1影响肿瘤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陈振虎  徐发彬 《河南中医》2012,32(6):749-750
目的:观察针刺“胃三针”治疗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莫沙比利治疗,每次5mg,日3次,餐前15~30 min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剌“胃三针”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在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及反酸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痛、厌食、胃部烧灼感症状方面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在腹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及反酸方面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更好.结论:针刺“胃三针”治疗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较优,且操作安全经济,简便易行,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