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素芳  徐仲煌 《河北医药》2004,26(4):364-364
患者,女,92岁。因左髋部摔伤后3d ,以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收入院。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查体:T 3 7℃,P 80次 min ,R2 0次 min ,BP 14 0 80mmHg ,体重约45kg ,被动体位。血常规:RBC 3 .2 8×10 1 2 L ,WBC 3 .68×10 9 L ,HGb 10 6g L ,HCT 3 2 .9%,PLT 77×10 9 L ;肝功ALB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筛查中国人恶性高热(MH)家系的蓝尼定受体-1(RYR1)基因.方法 提取确诊为MH的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成员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先证者RYR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并进行直接测序,采用Fok Ⅰ限制酶分析验证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成员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先证者RYR1基因第6 724位碱基C突变为T(c.6724 C>T),所编码第2 206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甲硫氨酸(p.T 2206 M),此突变在白种人已报道;先证者的4个子女中有2个为该错义突变携带者,为MH易感者.结论 中国人MH易感者携带与白种人MH易感者相同的RYR1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对20种常见疼痛的体验和描述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国人对20种常见疼痛的体验和描述特点.方法:对503名汉语(普通话)志愿者进行关于20种常见的急、慢性疼痛的问卷调查.请受访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曾经历过的疼痛症状进行评分,并用简单词汇对每项疼痛的症状给予描述.将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以下方面的统计分析:逐项分别计算每种疼痛的发生率、VAS平均分、涉及的描述词汇的数量及每个描述词的认同率,选出认同率≥10%的描述词汇作为每种疼痛的常用描述词汇. 结果:分别得出了20种常见疼痛在受访者中的发生率、VAS平均分、涉及的描述词汇数量及每个描述词的认同率,列出了各种疼痛的常用描述词汇及其认同率. 结论:国人对20种常见疼痛的体验不同,对各种疼痛症状的描述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区域神经阻滞PCA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宇光  徐仲煌  罗爱伦 《广东医学》2001,22(10):875-876
目前国外在临床上全身麻醉十分普及的同时 ,出现了重视外周区域阻滞的趋势 ,应用区域神经阻滞PCA(PCRA)行麻醉和术后镇痛。与全身静脉给药镇痛比较 ,外周神经阻滞的优点是 :①患者可保持清醒 ;②血流动力学稳定 ;③便于术后镇痛 ;④早期出院 ;⑤患者更多地参与医疗活动 ;⑥有限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因此 ,对某些高龄或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采用外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和术后镇痛无疑是上乘的选择。近年来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 ,外周神经置管和连续给药技术将外周神经阻滞演变为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外周神经阻滞用于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新型心电图(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临床拟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择期手术全麻病人,根据置管方式分为颈内静脉(组1)和锁骨下静脉(组2)两组各40例。导管深度和方向的确定依据ECG中II导P波的变化。记录置管深度、中心静脉压(CVP)以及相关并发症。导管固定后采用X-ray(后前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结果 采用ECG引导方式,其置管成功率约为98.7%(77/78) 。同时,其置入深度较传统方式浅(P<0.05)结论 新型静脉内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可有效提高中心静脉置管到位率,指导置管方向,提高安全性并降低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神经阻滞技术费用低 ,术后镇痛效果好 ,对于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尤为适宜。但传统的依赖病人异感进行神经定位阻滞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 ;即使操作者经验丰富 ,由于缺乏客观的指标 ,有时也难以保证阻滞的精确定位和效果确切。近年来临床上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使得神经阻滞术有了客观指标 ,提高了阻滞定位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现将我院应用神经刺激器的临床初步经验简介如下。神经刺激器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器具介绍[1]1.外周神经刺激器 :我们使用的神经刺激器 (B/BRAUN ,TIMUPLEX 0 1G)可以发出频率 1或 2Hz的电流 …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公立三级甲等医院青年医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的作用关系以及探究组织氛围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定性访谈的方法,选取上海市L医院青年医师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49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采用《工作压力量表》《中国职业倦怠量表》《医院组织氛围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工作压力能够独立解释离职意向35.9%的变异(ΔR~2=0.359),其五个维度均具有小于0.05的伴随概率,职业倦怠能够独立解释离职意向41.1%的变异(ΔR~2=0.411);中介作用检测中,职业倦怠的加入使分层回归结果产生显著统计学差异且ΔR~2的结果为0.061;组织氛围在二维交互分析中,其中三个维度显著性水平小于0.05。结论工作压力对离职意向存在正向显著影响,职业倦怠对离职意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职业倦怠在工作压力与离职意向的影响关系中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氛围在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阿片类药镇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疼痛机理研究进展的深入,近年来提高倡积极,早期,联合用药治疗疼痛,研究表明非阿片类药,如NSAIDs,NMDA受体拮抗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等的使用,不但可以阿片类药的用量及其副作用,而且以不同的作用方式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恶性高热的临床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恶性高热是全麻期间出现的以体温快速升高、高代谢状态及高病死率为特征的临床症侯群。其发生率虽低 ,但发病突然 ,进展迅速而且凶猛 ,如无特殊药物则病死率很高[1 2 ] 。近年来国外已有许多文献报道 ,但恶性高热确诊病例在中国尚未见报告。我院于 1999年 9月发生 1例恶性高热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 ,将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及处理介绍如下。病历摘要一般情况 男性 ,年龄 14岁 ,体重5 7kg ,ASAⅠ级。择期在全麻下施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除碱性磷酸酶高外均正常。住院期间该病人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