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严重肢体畸形中的矫形和防止再骨折的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4年8月期间,共治疗8例,男3例,女5例。术中均将弯曲股骨或胫骨行多段截骨后髓内钉固定。其中2.0mm克氏针置入2例,Ender钉3例,Nancy弹性髓内钉3例。[结果]术后8例畸形改善明显,随访9个月.5a,平均2.4a,随访中肢体未再发骨折,未见髓内针合并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1例术前轮椅患儿术后可扶拐行走;1例发生克氏针骨外部分断裂。[结论]多段截骨矫形后内置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对矫正肢体畸形、减少再次骨折机会,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婴幼儿时期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上较常见,而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则少见。我们在临床上处理6例,有误诊教训。方法 本文报告6例详细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在术前诊断为肠梗阻,其中2例在术前诊断为腹部肿瘤压迫浸润所致粘连性肠梗阻,经过手术中探查处理,发现4例为腹膜肠浆膜大网膜粟粒性结核引起粘连性肠梗阻,2例为干酪样坏死形成粘连包块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结果 本组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术中4例做捷径手术,本组中有2例肿块患儿作了病灶清除术加腹腔引流术。梗阻缓解。结论 术后应用抗结核治疗,创口一期愈合,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每一患儿链霉素15~20g,INH口服连续1~2年,随访中生长发育良好。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自1905年,Codivilla报道了1例髋内翻病人,行股骨大粗隆下截骨,通过跟骨牵引来延长肢体,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Codivilla被后人称为肢体延长之父。从1951年开始,Ilizarov等对各种创伤、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治疗,从临床、生物学、工程学、基础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了组织再生的一般生物学原理。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软骨瘤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软骨瘤病 (osteochondroma)是发生在骨表面的骨性突起 ,其顶端有一软骨帽 ,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患[1] ,6 5 .0 %的病例有家族史 ,且有一代比一代严重的趋势 ,男性多发。临床资料例 1:男 ,8岁。发现左腕掌侧肿块 4年 ,左肘外侧突出、左前臂弯曲 2年。其母亲有多发性骨软骨瘤病史。体检 :一般状态佳。左前臂向尺侧弯曲 ,左肘桡侧向外突出 ,可触及一大小 1.5cm×1.5cm× 1.5cm肿块 ,质地坚硬 ,在牵拉旋转前臂并用拇指推顶突出部后可暂时复位。左腕掌侧 ,腕掌横纹上 5 .0cm处可触及 3.0…  相似文献   
5.
对32例(41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运用Ferguson手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复位成功,8例后期行二次手术治疗,7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认为Ferguson手术是治疗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尹航  张锡庆  王科文  王明海  冯林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296-296,F0003
报告1例小儿距骨结核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刘某,男,2岁4个月,因“左踝关节肿胀2个月”入院。该患儿4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左下肢酸痛,不愿行走。曾在我院门诊就诊,未发现异常。本次入院前2月出现左踝关节内侧肿胀,跛行,并逐渐加重。左踝关节X线片见左踝关节骨小梁稀疏。1月前因咳  相似文献   
7.
注射性下肢功能障碍43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骨替代材料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的复合材料(NHAC)修复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骨缺损的患儿接受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的复合材料移植治疗,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4~13岁,平均10岁。所有患儿局部骨缺损处植入NHAC,其中颅骨骨缺损处植入薄片状NHAC,枕骨所致的6.0cm×6.0cm大面积的骨缺损植入咬除的部分自体颅骨和NHAC;颞骨因开颅手术后留下4个2.0cm×1.0cm小面积骨缺损,我们每个病例选左侧的植入NHAC,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对照组。掌骨部位植入块状NHAC。平均随访1年,观察植骨部位骨愈合情况。结果除1例患儿术后接受放疗植骨失败,其他所有患儿术后局部无跟植入NHAC材料有关的并发症出现,无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枕骨大面积缺损的患儿于1年后骨缺损全部愈合;颞骨小面积缺损的患儿不同时间段里骨愈合明显,而对照组骨缺损区仍表现为低密度影;掌骨骨缺损3个月也达到了骨愈合。结论NHAC是临床治疗骨缺损理想而有效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孔径的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体内成骨、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新西兰大耳白兔股骨大结节和股骨髁处抽取骨髓,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问充质干细胞(rabbi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接种到3种不同孔径的丝素材料上,再移植于兔桡骨骨缺损处.根据丝素材料孔径设立实验A组[RBMSCs/SF(silk fibroin,SF)-Ⅰ]、实验B组(RBMSCs/SF-Ⅱ)、实验C组(RBMSCs/SF-Ⅲ).术后分别于2、4、8、12周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体内成骨、骨缺损修复及材料降解情况.另外设立二对照组,D组为缺损处仅植入丝素支架,E组为缺损处无植入物.结果 术后各组兔子均存活,无植入物毒性反应及排斥反应,材料体积不同程度降解减小,降解速度SF-Ⅰ<SF-Ⅱ<SF-Ⅲ.RBMSCs/SF-Ⅱ组比其他组在缺损种植处有更多的新骨形成,移植物的血管化任此B组也更好,缺损被较满意治愈.D、E二组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明显差于细胞型丝素支架.结论 RBMSCs/SF-Ⅱ作为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表现最佳.细胞复合型丝素支架材料有望用于临床骨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应用自制改良式Ilizarov外固定架对30只山羊施行左胫骨骨干延长术。术后第7,14,21,28,35,49和63天分别各处死4只山羊。标本行光镜、电镜观察,发现张力-应力下骨延长骨发生符合膜内成骨,矿化沿定向胶原束逐渐形成板层骨,5~6周后成骨细胞出现,同时骨小梁直径增粗。愈合早期大多数成纤维细胞直接演变为骨细胞,在骨细胞的四周同时形成骨隐窝,使其发生可以不完全依赖于骨外膜及骨内膜的成骨细胞或骨生成细胞,能更早地在延长上、下端形成骨组织。说明成纤维细胞不仅产生胶原,而且在Ilizarov再生骨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