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了观察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我们分析了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以下简称白内障患者)34例,正常对照组26例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白内障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白内障患者男女之间血糖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回族与汉族白内障患者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男女汉族白内障患者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斜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0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一2019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采用0LIF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74±1.63)个月。术后(12.66±3.64)周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随访期间,患者术后疼痛逐步减缓,功能逐步改善。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VAS和0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椎前凸角(LL)显著增加(P<0.05),而侧凸Cobb角显著减少(P<0.05)。至末次随访时,50例患者再次手术椎间隙均达到骨性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下沉。[结论]采用0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专家。临床经验丰富,他在儿科理论及制方用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指导现代儿科临床选方用药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诱发多种脊柱疾患的病理基础,亦是腰痛发生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是诱发IVDD主要疾病之一。高糖生态位介导的椎间盘(IVD)细胞凋亡是糖尿病相关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高糖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促进IVDD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衰老、凋亡和炎症反应,亦通过诱导自噬和氧化应激,加速IVDD的病理进程。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综述高糖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IVDD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该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阐明高糖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IVDD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肌少-骨质疏松症是由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协同作用导致人体肌量减低、肌力减弱、骨强度与骨质量下降的疾病,具有致残率高、诊断治疗方法单一、临床危害巨大的特点。肌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成骨细胞、成肌细胞分化减弱、破骨细胞增殖加强有关。Wnt/β-连环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通路均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成肌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发挥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中医药治疗“肉痿”“骨枯”疗效显著,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都可通过干预上述信号通路表达达到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目的。通过总结上述信号通路与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临床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并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骨折疾病,具有对位好、恢复快等优势,但是手术切割组织所产生的疼痛,却无法避免。因此骨科医生对手术患者的疼痛管理极为重视。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音乐疗法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安全性能高、可操作性强、经济成本低等优势,可以应用于骨折术后的镇痛,本文对音乐疗法和疼痛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音乐疗法改善疼痛的机制,以及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缓解骨折术后疼痛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联合第四代EMS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低位开窗+碎石清石术治疗的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年龄1~8岁,中位年龄2.5岁。经尿道置入F8/9.8输尿管镜,以2μm激光手术系统行囊肿低位开窗术,再以EMS系统碎石清石。术后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尿管,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如期出院。随访期间未见输尿管囊肿或结石复发。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联合第四代EMS系统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具有出血少、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无管化方案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不适感,加快康复进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μm激光辅助部分无管化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接受部分无管化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的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例,男8例,女5例,年龄6.5(3~14)岁,结石直径2.6(1.3~3.2)cm。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F16微通道,在输尿管镜下以第四代EMS系统碎石清石,术毕将逆行插入的输尿管导管头端调整到肾盂中部,缓慢撤镜并以2μm激光对经皮肾通道彻底止血,缝合造瘘口,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3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如期出院。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小儿肾输尿管上段具有疗效确切、出血少、损伤小等优点,应用2μm激光止血的部分无管化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减轻术后不适感,加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胱抑素C(Cys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Ccr)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新指标。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然后完全分解代谢,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所以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为恒定,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妇女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