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UBIO)对梭曼急性中毒家兔全血乙酰胆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及对梭曼中毒后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家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及UBIO治疗组各10只,于治疗后2h检测全血AchE 活性及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析其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 中毒组Ach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ALF中AKP及AC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经UBIO治疗后AchE活性升高,且明显高于中毒组及常规治疗组.与中毒组比较,UBIO治疗组中AKP及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动脉血pH值、PaO2及S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结论 UBIO能提高全血AchE活性及减轻梭曼中毒后的肺损伤,因而可能是一新的治疗梭曼急性中毒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γ射线照射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对单采血小板保存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20人份,以27Gyy射线照射,标准条件下保存5天,间隔取样分别用RIA,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P-Selectin)、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及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含量.结果:在保存3d,5d后,照射组及对照组中血小板表面P-Selectin含量、血浆中sP-Selectin及β-TG含量与保存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γ射线照射不会促进血小板的活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辅助治疗肺心病的效果,对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肺心病患者血小板GMP-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AUVIB辅助治疗后,患者血小板GMP-140水平及最大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说AUVIB能抑制肺心病患者血小板的体内激活和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悬液中白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温和辐射对红细胞中残余自细胞凋亡及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来自6名无偿献血者200ml全血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等份分装为10袋。除自身对照外均25Geyγ射线照射,然后置血库冰箱2℃-8℃保存。保存后3小时、2天、7天、14天和35天分别取样用化学法检测凋亡。保存期内第1、3、5周分别取样测定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保存期末所有样品均进行血培养。结果:红细胞保存后第2天白细胞开始出现凋亡梯状条带,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对照组和照射组该持征条带差异不大,而两组的细胞因子含量都逐渐升高,且照射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培养呈阴性。结论:红细胞成分中的残余白细胞在体外低温环境下可发生凋亡。辐射可抑制体外成分血细胞因子增加,但辐射如何影响血液细胞的凋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金属中毒与脂质过氧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金属污染也日趋严重,因而对金属中毒的研究日益广泛、深入。脂质过氧化是指发生在不饱和脂肪酸上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在生物体内,细胞膜上的多烯脂肪酸经上述反应发生降解,引起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引起多方面的病变。目前,用于检测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方法主要有:脂质中共轭双烯含  相似文献   
6.
血液成分病毒灭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血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其临床意义不可低估,但是血液安全性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是提高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该文就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突变型天花粉蛋白TCSYFF81-83ACS的生物活性及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一种突变型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并对其生物活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TCS分子上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点(YFF81-83)进行定点突变,并将所构建的突变体(TCSYFF81-83ACS)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及纯化。随后与野生型TCS(wTCS)比较,分析其DNA酶活性、致核糖体失活活性、免疫原性和急性毒性。结果:初步检测显示,所构建的突变型TCS活性与wTCS活性几乎相当,而其免疫原性有所降低。结论:通过该方法改造TCS是可行的,有可能为抗HIV治疗提供一种高效、低毒、廉价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不同制备方法对冷沉淀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晨  张献清  穆士杰  李琳琳  郑岩 《医学争鸣》2000,21(7):S191-S191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选择 2 0~ 40岁无偿献血员 ,性别不限 ,各项体格检查指标合格 ,ACD(acid- citrate- dextrose)保养液抗凝袋及无菌空袋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将含有 ACD保存液的 40 0m L全血离心分离血浆 ,并将血浆置于 - 2 0℃冰箱冷冻 ,制备冰冻血浆 .在制备冷沉淀时应用以下 4种方法进行融化 ,即A:将冰冻血浆置 4℃贮藏箱内慢速融化 ;B:置 0℃冰水浴中振摇融化 ;C:置 2 5℃水浴中振摇融化 ;D:冰冻血浆量 - 5℃~ - 10℃放置 10 h软化 ,再于 4℃融化 ,当用上述方法融化至少量冰渣存在时 ,30 0 0 r·min- 1 离心 10 m in,分离…  相似文献   
9.
浓缩血小板输注对白血病、DIC等疾病引起的出血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质量对于临床输注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考察不同性别的供血者对浓缩血小板制剂质量的影响,我们对制备的部分浓缩血小板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小板分离方法  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将400ml全血于采集后4h内在1220g离心5min,温度为20~24℃,分出上层血浆,然后在4650g离心6min,温度为20~24℃,分出上层少血小板血浆,留50ml血浆于血小板中,即得产品1单位(U),取样检测.1.2血小板计数采用Cell-Dyn16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SEN病毒D亚型和H亚型在不同肝炎患者和献血员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献血员及甲肝、乙肝、丙肝和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SENV-D、SENV-H亚型DNA.结果 无偿献血员SENV-D感染率为25.9%,SENV-H为24.4%;急性甲肝患者SENV-D感染率为14.5%,SENV-H为32.7%;慢性乙肝患者SENV-D感染率为46.0%,SENV-H为45.2%;丙肝患者SENV-D和SENV-H感染率均为65.0%;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SENV-D感染率为51.2%,SENV-H为43.9%.上述人员SENV-D/H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乙肝、丙肝和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SENV-D/H的感染率高于无偿献血员和甲肝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