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施普善对D-半乳糖拟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动物模型,分别用游泳水迷宫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犤(44.91±12.86)s犦、正确次数明显降低犤(2.58±1.87)次/d犦,与正常对照组犤(28.11±12.75)s,(4.33±1.72)次/d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94,t=3.258,P<0.01)。应用施普善6周后,其大、中剂量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降低犤(28.06±13.06),(27.85±13.21)s犦,正确次数明显增加(4.58±1.66),(4.63±1.81)次/d犦,与D-半乳糖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574,3.508;t=3.416,3.349,P<0.01);并能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的活性犤(30232.38±5133.53),(29653.26±4878.64)nkat犦,降低丙二醛含量犤(630.00±59.40),(626.74±49.68)nmol/g犦,与D-半乳糖组犤(22892.74±4540.07)nkat,(749.69±92.80)nmol/g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418,3.277;t=3.168,3.337,P<0.01)。结论:施普善能明显的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D-半乳糖脑老化模型的脂质过氧化机理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运用体内、体外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D-半乳糖(D-gal)对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D-gal使大鼠脑组织、家蝇头和培养大鼠神经细胞、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HBS)均出现SOD含量下降,MDA和脂褐素(Lipo)水平升高及大鼠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等现象;此外,大鼠脑组织中总RNA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减少,不可溶性蛋白增加,这些变化与老年对照相类似,也与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系统产生的O2结果一致。提示,在D-gal的代谢过程中伴有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以O2为主的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该脑老化模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淀粉样β蛋白对小胶质细胞活性、形态学以及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炎性反应机制及抗炎治疗提供体外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3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进行。应用BV-2细胞作为体外小胶质细胞模型,加入不同浓度淀粉样β蛋白25~35或1~42(5,10,20,40,60μmol/L)及20μmol/L不同孵育状态(37℃孵育3,6,12,24h、3,5和7d)的淀粉样β蛋白25~35或1~42分别培养2~24h。四唑盐法检测淀粉样β蛋白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加入淀粉样β蛋白后BV-2细胞上清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①细胞活性:淀粉样β蛋白对BV-2细胞的生存活性没有影响(P均>0.05)。②细胞形态学改变:在较低浓度时(5~10μmol/L)淀粉样β蛋白1~42就可以使BV-2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多数细胞聚集成团,有的胞体变得肥大,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有的胞体变为梭形,由胞体伸出一个或多个较长的枝状突起),与淀粉样β蛋白1~42孵育状态有关(37℃孵育5~7d时最为明显),而淀粉样β蛋白25~35无此作用。③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淀粉样β蛋白1~42与25~35均可以刺激BV-2细胞分泌,二者作用类似。20μmol/L淀粉样β蛋白作用6h后其水平升高,至12h达到高峰,约为对照组的3倍,此后逐渐下降(P<0.01)。当不同浓度淀粉样β蛋白作用12h时,淀粉样β蛋白为20μmol/L时在上清中可以检测到白细胞介素1β明显增加,此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分泌也逐渐增加,至60μmol/L时为对照组的5倍(P<0.01)。④白细胞介素6水平:各淀粉样β蛋白处理组细胞上清液均不能检测到其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淀粉样β蛋白对BV-2细胞的生存活性没有影响,淀粉样β蛋白可以激活BV-2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并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但二者的作用途径不同,形态学改变与淀粉样β蛋白片段及聚集状态均有关;而分泌白细胞介素1β与淀粉样β蛋白片段及聚集状态均无关,并且这种刺激作用具有时间以及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而造成的损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猪脑肽溶液能否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脑神经起保护作用,目前只是临床病例报道,对其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猪脑肽溶液对D-半乳糖拟衰老小鼠脑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02/2001-04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军队重点实验室).选择NH小鼠82只,雌雄各半,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提供,体质量18~22 g,随机分为对照组、猪脑肽溶液(施普善)大、中、小剂量组、阿尼西坦组(阳性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方法各组分别给药,连续给6周,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的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猪脑肽溶液大、中剂量均能显著提高脑以及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为(30.23±5.23),(29.65±4.88);(19.84±5.79),(16.75±5.32)μkat/g],降低丙二醛含量[分别为(630.00±59.40),(626.74±49.68);(934.90±207.50),(916.06±235 31)nmol/g],与D-半乳糖组比较[分别为(22.89±4.54),(12.26±6.31)μkat/g;(749.69±92.80),(1 212.89±142.54)nmol/g],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猪脑肽溶液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及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评估其对老年机体脑及肝细胞的抗自由基氧化损伤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活性氧对神经细胞活性的调控及脑活素的抗氧化功效。方法 以过氧化氢 (H2 O2 )作为活性氧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比色法 ,观察对培养的PC12细胞生长活性的调控和脑活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以 0 .0 3mmol LH2 O2 对PC12细胞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 P <0 .0 5 ) ,0 .1~ 1.0mmol LH2 O2 可导致PC12细胞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 ;脑活素浓度在 0~ 10g L对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当浓度超过 2 0g L后 ,可导致细胞生长受抑制 (P <0 .0 1) ,10~ 2 0g L脑活素可有效保护PC12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结论 活性氧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具有双重作用 ,脑活素具有保护PC12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测定了老龄组(24月龄)、半乳糖亚急性中毒组(D-半乳糖48mg/kg·d.SC,6wk)(90日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90日龄)大鼠的脑、心和肝组织中的脂褐质、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面二醛(MDA)的含量、B型单胺  相似文献   
8.
吡乙酰胺对三氯化铝中毒大白鼠回避反应受损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道了吡乙酰胺对三氯化铝中毒大白鼠回避反应受损的治疗作用。也观察了该药对正常大白鼠回避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吡乙酰胺加强正常大白鼠回避反应的获得(acquisition);三氯化铝抑制大白鼠回避反应的获得和保留(retention),吡乙酰胺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观察淀粉样β蛋白1-40(Aβ1-40)对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淋巴细胞神经递质受体(NR)功能的影响,探讨淋巴细胞NR功能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痴呆(AD)病理生理学上的意义. 将提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50 ng)显微注射到成熟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19.0±1.0)℃条件下孵育24 h后采用双电极电压钳位记录-60 mV维持电位时的受体激活电流. Aβ1-40于记录前12 h加入孵育液. 结果发现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的爪蟾卵母细胞能表达出乙酰胆碱, 谷氨酸, 多巴胺, 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受体. 这些表达的受体激活电流的共性是由氯离子载流的内向电流,其平衡电位接近于-22 mV. Aβ1-40 60 nmol·L-1对卵母细胞表达的NR功能有抑制效应,其NR峰电流降低分别为乙酰胆碱23%, 谷氨酸27%, 多巴胺25%,维生素E有拮抗Aβ1-40效应的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NR功能检测作为AD外周评价指标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爪蟾卵母细胞和黄嘌呤氧化酶一次黄嘌呤反应系统研究了自由基对大白鼠脑皮层谷氨酸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的作用。自由基抑制谷氨酸和5-羟色胺引起的去极化反应,但不影响膜的被动电学参数。自由基对受体的作用表现为去极化幅度下降及半衰退时间缩短;去极化的潜伏期和上升时间延长(P<0.001或P<001),说明白由基作用于移植到卵母细胞膜上的受体,抑制了谷氨酸和5-羟色胺引起的去极化反应。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神经递质受体自由基作用的敏感性高于卵母细胞的质膜。此标本适于研究自由基对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