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胸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患儿平均年龄8.6岁(2-13岁)。在臂丛神经阻滞麻或静脉全麻和C型臂X线机透视下,先行手法复位,然后经皮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23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时间24个月(12-36个月),肘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固,能防止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的发生,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腔注射咪唑安定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膜外腔注射咪唑安定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陈国振*谢焕佳*张志辉*黄宇华*何柱良*我院从1994年6月以来,采用咪唑安定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本组4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72岁,ASAⅠ~Ⅱ级。将患者分为四...  相似文献   
3.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由于药物浓度过高,输液时间过久或因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漏到血管周围而引起静脉炎,造成静脉通道受阻,严重者可引起干性坏死。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也给患者增加新的痛苦。用常规的热敷效果均不理想。现介绍一种简便而有效的中药湿敷治疗方法,供病家使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4岁,于2004年1月因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发作,为纯性疼痛,可向会阴部、双下肢后外侧放射,自觉夜间疼明显,伴乏力、消瘦,无明显午后低热及盗汗史,继而腰部出现包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结核并椎旁脓肿,予以抗痨治疗并局部穿刺,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但腰部穿刺口长期不愈合,并有白色分泌物流出。近一月来症状加重而于2006年2月7日入院。入院后查:L4棘突左侧旁开5cm处可见1×2cm2的瘘道,道口周围红肿,可见黄白色的分泌物溢出,T12、L1棘突旁软组织压痛,两侧腰大肌压痛及叩击痛,拾物试验(-),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余无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米龙滴眼液对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遂溪晶亮眼科医院接诊的1 012例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6例。入组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0.02%氟米龙滴眼液。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眼部指标、舒适度、泪膜功能、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移植结膜瓣水肿时间短于对照组[(16.75±3.23)d vs(22.48±6.05)d],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5.39±0.96)分vs(8.78±1.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2%氟米龙滴眼液可缩短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移植结膜瓣水肿时间,提高治愈率、舒适度,改善泪膜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室间隔膜部瘤破裂与室间隔缺损伴发的膜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与膜部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即室间隔膜部瘤破裂与室间隔缺损伴发的膜部瘤,前者被称为真性膜部瘤,后者则为假性膜部瘤。有文献报道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伴有膜部瘤者达30%~60%,作者在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治疗研究中,发现有48.75%的患者合并有膜部瘤。张玉顺等报告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者高达86%。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硝酸酯类、降脂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显效率69%,有效率23%;对照组总有效率78%,显效率22%,有效率56%.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有效率72%;对照组有效率46%.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异常变化.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有显著临床疗效,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动物体内后的支架内皮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对血管内皮再生的影响。方法杂种犬6只,经麻醉后行血管造影,选择动脉血管直径为2.25 mm的直血管段在远端及近端分别置入直径为2.25 mm的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术后仍继续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分别在术后1月、3月时行再次血管造影后取标本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术后1月、3月血管造影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均无管腔丢失。1月时扫描电镜显示CypherTM支架内皮覆盖不完整,有一定的血小板黏附、聚集;Bx son ic支架内皮覆盖完整,未见血小板黏附聚集。3月时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内皮覆盖均较完整,无血小板黏附、聚集。结论CypherTM支架内皮再生较裸金属支架缓慢,有一定的血小板激活。3个月时才能完全实现内皮化。置入CypherTM支架的患者应进行更为严格的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因SCIN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4例CML患者和37例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SCIN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结合亚硫酸盐测序PCR检测65例CML患者和29例对照SCIN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CML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细胞SCIN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0);慢性期、加速期与急变期患者中SCIN表达下调率分别为61%、67%和75%,有增加趋势。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因SCIN表达与BCR-ABL1转录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5)。然而,SCIN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相比较,在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量、染色体特征、CML分期及BCR-ABL1转录水平等临床参数中未见差异(P0.05)。CML患者SCIN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SCIN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基因SCIN在CML患者中非甲基化依赖性表达下调,可能与BCR-ABL1融合基因致病CML有关;SCIN表达下调可能与CML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极高,并且CMV感染后多呈潜伏性感染,同时感染CMV的重症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当CMV再激活,即CMV活动性感染,此时可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病情转归,导致多种不良预后的发生。究其机制为,CMV可通过影响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和2型细胞(Th1/Th2)的功能,即通过调控Th1/Th2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数量及比例,来改变机体免疫状态,使CMV难以清除及易于再激活。因此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对CMV的再激活、复制和散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就重症患者CMV活动性感染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