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复制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30min组、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组、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ILIB组。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纤维呈阶段性收缩、间质水肿、线粒体轻度肿胀、间质可见闭塞的毛细血管;心肌缺血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肌浆水肿、线粒体水肿、血管扩张、血管结构破坏、血管内可见白细胞镶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线粒体水肿不明显、肌浆水肿较轻、心肌间质可见轻度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缺血再灌注+ILIB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无肿胀、间质毛细血管内可见红细胞、无毛细血管内白细胞镶嵌现象、毛细血管管腔通畅、血管壁较完整。结论:IL-IB可使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AMI)典型者一般诊断不难,但仍有部分不典型者易造成误漏诊。我科自1990年8月~1997年12月共收治AMI92例,其中误漏诊20例,现就误漏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4例,年龄48~幻岁。平均60.5岁,>60岁15例。梗塞部位:前壁7例,前间壁6例,前侧壁1例,下壁5例,右室壁1例。1.Zlha床表现:上腹痛6例,恶心呕吐5例,胸闷6例,心律不齐5例,心功能不全3例,咳嗽、气促6例,昏迷伴左侧肢体瘫痪1例。1.3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胃炎3例,急性胆囊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5例…  相似文献   
3.
头孢菌素致戒酒硫样反应2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张宁新  王黎敏  高燕 《新医学》1998,29(1):33-33
头孢菌素致戒酒硫样反应2例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518067)张宁新王黎敏高燕病例报告例1男,56岁。因反复心悸、气促6年,加重伴咳嗽3天于1995年7月19日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96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2/6kPa,两肺中等量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结合复习文献资料,总结分析11例IPF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IPF患者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杵状指及Velcro罗音为突出表现,高分辨率CT对诊断IPF具有特殊价值,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确诊IPF的主要手段和最好依据,目前治疗IPF的药物仍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结论: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误诊误治率高,尚无特效疗法,抗纤维化药物成为当今研究肺纤维化治疗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飞沫和接触传播,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2019年12月自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截至2020年2月27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8 82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6 117例,累计死亡病例2 788例[2]。医护人员感染情况亦较为严重,尤其在疫情早期。截至目前武汉及其他城市已有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按照国务院、陕西省应对新型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把120例原发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丙泊酚组30例、刺五加组30例、丙泊酚-刺五加组30例,治疗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临床疗效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丙泊酚-刺五加组有效率为96.6%,而丙泊酚组和刺五加组分别为30%和53.3%,丙泊酚-刺五加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非替代疗法──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早期疗效。方法: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确诊后24小时内使用小剂量多巴胺(2~5ug/kg/min),速尿和大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7~10天。结果:46例患者(2人死亡)总有效率86.95%,血尿素氮、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回升,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裹竭效果较好。使用简便、费用低,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非替代疗法—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早期疗效。方法: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确诊后24小时内使用小剂量多巴胺(2~5μg/kg·min),速尿和大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7天~10天。结果:46例患者(2人死亡)总有效率86.85%,血尿素氮、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回升,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较好,使用简便、费用低,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9.
血脂康对高血脂和异常血液流变及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70例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服用血脂康每次0.6g,每日2次。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血脂康有明显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是治疗高脂血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