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了解原位肝移植过程中无肝期门静脉淤血引起的肠道淤血性缺氧对肝完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肠道缺氧低氧耐受的内源性保护机制。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加以综述。对肝移植受体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可减轻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受体低氧预适应可能为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形象直观教学法在外科无菌术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院外科无菌术教学存在的学生人数增加,实验室面积狭小、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等有碍于教学质量提高的诸多因素,探索将形象直观教学方法导入外科无菌术教学的实用价值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形象直观教学方法,创设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切合教学内容的图文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强化医学生无菌技术操作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技术规范操作要点的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院外科手术学教学目前存在的实验动物资源匮管乏、实验室条件尚不完善、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等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安排,有碍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等主要问题,我们经过积极探索和可行性实验,着手于开发实验动物资源、节约经费、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环节和建立考核制度的改革,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肠黏膜的主要损伤因素之一。各种原因引起肠道的缺血缺氧,导致肠黏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肠黏膜屏障功能。与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的主要因素包括:氧自由基、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kB、细胞凋亡等。本文就肠黏膜屏障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部切口疝形成的两大直接原因是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和腹内压升高,所以引起切口愈合不良和腹内压升高的因素都是切口疝的诱因.目前手术治疗是腹部切口疝唯一的根治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本文对近年来腹部切口疝诱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caspase蛋白在促进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对细胞凋亡过程的实验研究时,常可检测到caspase蛋白.现就caspase蛋白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小肝综合征是活体肝移植术(LDLT)后的严重并发症,供体年龄、脂肪肝程度、受体术前疾病状态(MELD评分)、术后高门静脉灌注、流出道不畅及移植物大小和质量等均小肝综合征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术前选择最佳的供体;术中行脾脏切除或脾动脉结扎或对门静脉限流,保证流出道的绝对通畅;术后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能显著减少小肝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早在1960年Jennings就证实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并初步提出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以后学者们陆续发现在脑、肾、肝、肺、胃肠道、骨骼肌等器官和组织也存在着缺血再灌注损伤现象。缺血再灌损伤是在缺血的组织、器官血流恢复后,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会加重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由于其发生机制复杂,现在仍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大量自由基产生、钙超载、中性粒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9.
胃周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根治术重点和难点之一,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合文献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问题做一综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主要应用于进展期胃癌,顺利完成淋巴结清扫要求施术者必须熟悉腹腔镜视角下的解剖定位标志、各组淋巴结在腹腔镜下的解剖位置、各个解剖平面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术前间歇性低氧预适应对大鼠70%肝切术后肝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0只,简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S组)40只;单纯大部肝切除组40只(Major hepatectomy,MH组),即在肝门阻断下切除肝脏的左叶和中叶,肝门阻断20 min;间断低氧预适应组40只(Intermittent hypoxia preconditioning,IHP组),术前1周将大鼠置于氧气体积分数10%的低氧环境中,每天1次,每次60 min.1周后在肝门阻断下行肝切除术(同IR组).各组分别于术后2、6、12、24、48、72、120、168 h进行取材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下腔静脉血清ALT、AST含量,电镜下观察残余肝细胞中线粒体及内质网等的变化,采用ELISA测定残肝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量,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各组中的意义.结果 MH组、S组、IHP组3组实验组中术后大鼠残肝组织中EPO水平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低氧预处理组残余肝脏中EPO含量明显高于单纯肝切除组.结论 间断性低氧预适应可以促进肝切除术后残余肝组织中EPO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