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女,50岁,因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手术当日,T36.7℃,P72次/min,R24次/min,BP20/12kPa,予乳酸环丙沙星200mg每12小时静脉点滴.于首次静脉点滴近结束时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强烈便意感,伴上肢和手麻木.无视物障碍和耳鸣,无呼吸困难和胸痛.查体:BP18/10kPa,P120次/min,面色苍白,出冷汗.立即给予吸氧,氟美松5mg肌注,5%葡萄糖500ml静点,症状逐渐缓解消失.考虑为静脉点滴乳酸环丙沙星出现过敏反应,改用其它抗生素后未再出现此类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外源活性氧调节大麻的次生代谢,提高大麻二酚(CBD)含量,为优质药用大麻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在大麻始果期采摘大麻植株顶端苞片,分别采用清水和20、200、2000 μmol·L–1过氧化氢(H2O2)对大麻苞片进行喷洒处理,连续4 d分析大麻体内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大麻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及大麻素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外源H2O2使大麻苞片中的H2O2、O2·–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提升。20 μmol·L–1 H2O2处理使大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提升最大,在处理第1~2天达到峰值。过氧化物酶(POD)在H2O2处理第3天达到峰值。外源H2O2能够明显提升聚酮合酶、四氢大麻酚酸合成酶、大麻二酚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量。20 μmol·L–1 H2O2处理第1天大麻苞片中CBD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72.9%。结论 外源活性氧能够诱导出植物的逆境生理状态,20 μmol·L–1 H2O2处理能够极显著提高大麻CBD含量。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病人时,常用血肌酐、尿素氮的排除率来评价透析效果。我院近1500次透析中,发现11次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排除率明显低于预期值。对其原因探讨如下:1 人工肾中透析液管路滤网阻塞,透析液液量不足众所周知,透析液溶量是影响血透效果的重要因素,透析液溶量低,必然会造成溶质排除减少,排除率降低。例1,女,68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采用空心纤维透析器,透析面积1.4m2,血液流量2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4小时,溶质排除率不足10%。经检查系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麻疹并支气管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2月_2014年2月医院诊治的108例麻疹并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咳嗽气促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胸片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麻疹并支气管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1],规范了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和保管,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支撑作用。但在施行过程中,笔者在执行该办法进行处方点评时发现《处方管理办法》中有几处不易把握和操作,医师和药师不易做到,值得商榷,提出如下意见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前列腺术后出血定量观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列腺切除术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手术,对出血的观察是术后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临床上对术后出血多为定性观察,缺少客观指标。为建立一种前列腺术后出血的定量观测方法,以准确判断出血情况,指导治疗,我们采用MACRO精子计数器观测4O份不同稀释度的含血样本平均红细胞数,并代入公式计算样本含血量。经临床应用,结果准确可靠,现予介绍。亚方法分四1·互检测方法采集10例待手术患者群脉血,常规检测红细胞计数。同时用肝素化注射器抽静脉血lml,用生理盐水先后按1:5入1:IO几1:200和1:50o的比例稀释,搅拌均匀,制成40份不同稀释度…  相似文献   
7.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两种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对58例局限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25例用电切镜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后再行腰部切口行肾输尿管切除,33例采用常规的腰部或第11肋间切口肾输尿管切除后再做下腹部切口行膀胱袖状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膀胱肿瘤的复发率.结果 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标准的两个切口的手术时间(平均112与186min,P<0.05),出血量明显低(平均108与251ml,P<0.01).随访6~51个月时,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膀胱内肿瘤复发4例(16%),两个切口手术组膀胱内肿瘤复发6例(18%).结论 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不增加膀胱肿瘤的复发率,是局限性上尿路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尿动力学之压力 -流率检查是诊断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流出道梗阻的金标准 ,对压力 -流率检查的众多参数有多种分析方法 ,本文应用CHESSPdet -FlowPlot诊断前列腺增生症 2 5 0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5 0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 8- 91岁 ,平均 71 .4岁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B超检查 ,临床初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 ,并经病理证实。术前按ICS(国际尿控学会 )技术规范行尿动力学之压力 -流率检查 ,应用CH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术在上尿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再取腰部一个切口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评估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23例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均顺利完成。电切时间平均5min(3~8min)。术后未发生出血、尿瘘及感染等。平均随访28个月(6~36个月),膀胱镜复查未发现切除的输尿管口部位肿瘤种植。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佳。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同时为腹腔镜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处理膀胱壁段输尿管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瘦素、脂代谢与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通过对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瘦素及血脂成分浓度的测定,旨在探讨瘦素(LP)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胆结石住院患者,确定22例作为实验组(胆石组)。其中男1O例。女12例。术后通过肉眼观察和化学检测证实为胆固醇结石。患者术前进行各项检查排除心、肝、肾等器官病变。且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慢性病变,不伴或伴胆囊炎但非急性发作者。另外。随机抽取本院经体检及生化全项检查无血脂增高及其他明显病变的健康人群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作为对照组。用生化法检测胆固醇结石组患者及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的含量;并测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用放免法测血清瘦素值。结果 胆石组和对照组血脂成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HDI:胆石组为(1.21&;#177;O.27)mmol/L,对照组为(1.5&;#177;O.3)mmol/L,结石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21,P&;lt;o.05);血清胆固醇:胆石组为(4.6&;#177;O.7)mmol/L。对照组为(4.O&;#177;1.O)m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40,P&;lt;O.05);载脂蛋白A1(apo-a1):胆石组为(1.28&;#177;O.28)g/L.对照组为(1.53&;#177;O.25)g/L。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t=2.56,P&;lt;O.05)。胆石组血清瘦素含量比对照组增高明显[(19&;#177;16)μg/Lvs(9&;#177;4)μg/L],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意义(t=3.09,P&;lt;0.01)。结论 瘦素与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