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40岁,琼海县人。84年7月中旬无何明显诱因,颈前部、面部出现皮肤发红,不痛不痒;一个月后,躯干四肢近端均累及,红斑呈片状。近二周来上述症状加重,四肢觉疲乏无力,吞咽动作慢。起病后无发热或关节疼痛。体查:T37℃P 120 R 20 BP 140/80。体胖,步态正常,面部双眼睑、双颊、双耳皮肤均有紫红色斑,呈浮肿状,压之不腿色。躯干与四肢近端均可见散在性,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呈紫红色斑,表面有少许轻微脱屑。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双肺末发现异常,心律  相似文献   
2.
对7例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患者,均采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经国静脉插管造影,对病变血管部位做出明显定位诊断。6例采用相应的血管鞘膜剥脱松解术,异常交通静脉支结扎术,静脉外肌袢成形术,股外侧畸形静脉剥脱术等方法治疗;1例深静脉造影患肢腓肠肌静脉从以上深静脉均不显影,未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9例初发或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甲亢组,91例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浆25(OH)D和PTH,生化法测定血钙、血磷、血AL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血钙、血磷、血ALP、血浆25(OH)D水平升高,血浆PT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中,维生素D缺乏30例(27.5%),不足37例(33.9%),充足42例(38.5%);对照组中,维生素D缺乏54例(59.3%),不足31例(34.1%),充足6例(6.6%)。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血浆25(OH)D与血浆PTH呈负相关(r=-0.323,P=0.001)。结论甲亢骨转换加速;甲亢患者血25(OH)D水平升高,可能与高血钙、血PTH降低及高血磷导致1-α-羟化酶活性降低有关;维生素D缺乏在甲亢骨代谢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RIA测定70例2型DM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血浆ET-1、尿白蛋白(Alb),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血清NO。结果随DN的发展,血浆ET-1水平逐渐增高,血清NO水平逐渐降低。在糖尿病(DM)患者中血浆ET-1与血清NO成负相关(r=-0·47,P<0·001)。结论2型DM患者血浆ET-1水平与DN的进展密切相关。血清NO水平与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名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38例,继续原降糖药治疗。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在降低血清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6.
当前多数医院,对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的治疗,仍以外科切开引流为主。我院普外科自1985年1月至1987年4月,将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技术,引用于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的治疗共44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患者Calpain-10基因多态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盼  宋钦华  陈志斌  王转锁 《临床荟萃》2006,21(14):1000-1002
目的 研究中国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T2DM)Calpain-10基因多态性,旨在探讨其与T2DM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7例T2DM组和52例正常对照组(NC) Calpain-10基因UCSNP-43、UCSNP-44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其优势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T2DM组UCSNP-43 GG基因型占88%, G等位基因频率为93%;UCSNP-44 TT基因型占80%,T等位基因频率为89%;正常对照组UCSNP-43 GG基因型占82%,G等位基因频率为90%;UCSNP-44 TT基因型占78%,T等位基因频率为88%.经卡方检验,T2DM和NC组UCSNP-43位点G等位基因和UCSNP-44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Calpain-10基因UCSNP-43和UCSNP-44位点变异与T2DM发病相关,提示Calpain-10基因UCSNP-43和UCSNP-44可能并非海南黎族人群中T2DM 常见相关发病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型糖尿病并发胃轻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都给予降血糖治疗,并维持血糖相对稳定.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行胃镜检查.结果 前列地尔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和血糖充分控制的前提下前列地尔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尿病性胃轻瘫,与单用莫沙必利治疗,疗效更优,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胰腺钩突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提高手术切除率的措施.方法 对10例胰腺钩突肿瘤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7例联合PV、SMV切除,3例行经典的Whipple手术.7例联合血管切除术中,5例切除静脉干长度为2.0~4.2cm,直接对端吻合成功,2例行受浸润血管侧壁切除修补术.门脉阻断时间最长40min,最短8min,未同时阻断SMA.结果 联合PV、SMV切除的7例中,有1例术后3d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未行脾静脉与SMV吻合者,术后出现大量乳糜样腹水,经治疗40d痊愈,术后存活20个月,余5例术后生存13~29个月.末联合静脉切除的3例中,2例分别存活13个月.14个月,1例已存活11.5个月至今健在,无癌肿复发.结论 胰腺钩突肿瘤具有缺乏早期症状和邻近血管早期受侵两个特点;门脉浸润不是根治手术禁忌证;联合PV、SMV切除4~5cm以内直接对端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用胰岛素治疗对初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选择初诊LADA患者51例,分为单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5例)和吡格列酮联用胰岛素治疗组(26例)。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治疗访视,研究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吡格列酮联用胰岛素治疗组AUCCP30、AUCCP120和2hC肽水平均高于单用胰岛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在减轻LADA患者胰岛β细胞进行性免疫破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保护早期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