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成形术对乳房肥大及乳房假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的乳房畸形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对36例乳房肥大及乳房假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乳房畸形的患者,行携带或不携带Wfiringer乳房水平中隔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成形术修复。结果36例患者,术后胸骨上凹至乳头距离为(20.10±1.94)cm,平均上提乳头7.5cm(4~13cm),并且均未出现血肿及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等并发症。2例发生小段切口裂开(发生率为5.56%),其余均为I期愈合。28例获随访6~18个月,乳头、乳晕感觉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乳房外形满意。结论应用内上方真皮腺体蒂术式可使乳房得到良好的塑形,同时又能充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血运及感觉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合脂肪抽吸法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对乳房肥大伴下垂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8例乳房肥大伴下垂的患者,行结合脂肪抽吸法的携带Würinger's乳房水平中隔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进行修复.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肿及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等并发症.1例发生小段切口裂开.均获随访6~18个月,新乳头乳晕感觉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新乳房外形满意.结论 联合应用脂肪抽吸法和内上方真皮腺体蒂术可使肥大伴下垂的乳房进一步得到良好的塑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悬吊下睑板法辅助修复下睑外翻或退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悬吊下睑睑板治疗各种下睑外翻或退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轻度下睑外翻或退缩采用尼龙线在一侧固定于内眦韧带后,向外侧“蛇形”缠绕下睑板,外侧端固定于外眦韧带外上方处悬吊下睑组织的方法修复;对重度下睑外翻或退缩,采用掌长肌腱游离移植辅助治疗瘢痕性下睑外翻的方法,下睑继发创面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结果自2009年5月至2013年9月,共修复各种下睑外翻或退缩15例,其中轻度下睑外翻或退缩8例,重度下睑外翻或退缩7例;所有患者术后下睑外翻均得到矫正,随访6~36个月,均无睑外翻或退缩复发。结论根据患者下睑外翻或退缩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悬吊下睑板的方法辅助治疗下睑外翻或退缩,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萎缩性瘢痕3型, 每种类型的发病机制、病变部位和病变深度存在差异, 不同的激光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 依据每种瘢痕的特征和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激光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激光治疗病理性瘢痕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 还需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进行技术革新与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me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进行编号,盲视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I/R组(20只)、TLR4抑制剂组(20只).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TLR4抑制剂组处理组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射E5564(5 mg/kg),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2、4和6h,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TLR4在皮瓣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行组织学观察.于术后7d,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皮瓣存活比例.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R组比TLR4抑制组TLR4表达明显增强,且阳性部位主要是血管壁细胞及中性粒细胞.TLR4抑制剂组再灌注后TLR4活性受到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较I/R组明显改善.术后7 d I/R组皮瓣存活比例为(51.70 ±7.62)%,TLR4抑制剂组皮瓣存活比例明显增高,达(80.31±11.63)%,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瓣组织TLR4的表达上调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E5564能通过抑制TLR4活化,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皮瓣I/R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辅助修复中、重度瘢痕性下睑外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经患者近侧腕横纹部短小切口切取自体掌长肌腱,长度4~6 cm.将肌腱游离移植于瘢痕松解后显露的患侧睑板前,与内外眦韧带的附着点及睑板做妥善固定,睑外翻矫正后的继发创面用局部皮瓣修复.结果 共收治中、重度瘢痕性下睑外翻患者6例共8只眼.术后下睑外翻均获得矫治,随访6~18个月,均无睑外翻复发,无溢泪及角膜裸露症状,眼球与眼睑接触良好,下睑张力无减退,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掌长肌腱取材容易,供区无继发功能障碍,移植后上下眼睑对合紧密,睑外翻复发率低,手术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茎坏死后缺损的个体化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开始,对收治的18例阴茎坏死的患者,根据其阴茎坏死后残端的长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0.5—10.0年,其中6例阴茎残端小于3.0em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再造阴茎的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不明显,外观形态良好;10例阴茎残端大于3.0cm者,术后阴茎常态下延长(5.8±1.2)cm,勃起后延长(6.2±2.2)cm,周径增加(6.3±1.9)cm。随访早期,发生皮瓣远端坏死1例,切VI裂开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获痊愈,无感觉及勃起功能障碍发生;2例阴茎海绵体及尿道海绵体部分坏死缺损的患者,术后1个月排尿正常,随访未见异常。结论针对阴茎缺损程度来制定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并进行个体化的修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