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精索静脉曲张(VC)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经外环口以下途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V)治疗复发V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VC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27(18~36)岁。5例既往曾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1例曾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16例于术后1~3年复诊时诊断为VC复发。复诊病因包括婚后未育10例、阴囊疼痛12例,其中婚后未育合并阴囊疼痛者6例。本组16例复发后,术前评估VC临床分级Ⅲ级13例(左侧8例,双侧5例),Ⅱ级3例(均为左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位值为2.5(0~4)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度:Ⅲ度12例(左侧7例,双侧5例),Ⅱ度4例(均为左侧)。12例临床分级和CDFI分度均为Ⅲ级(度)者的左肾血管CDFI检查提示合并胡桃夹现象(NCP)。术前血清睾酮(16.2±4.9)nmol/ml,精子浓度(11.8±3.9)×106/ml,前向运动精子比例(PR)(24.4±4.2)%。本组16例均行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全麻,患者取平卧位。术中取腹股沟管外环口以下斜切口,分离显露精索,其下方插入纱布条并垫高。使用手术显微镜放大术野4~6倍,彻底结扎并切断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和精索内静脉所有分支,注意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术中11例仅行左侧MV手术,5例行双侧MV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探及明显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及精索内静脉,通过MV手术可以清晰解剖并充分保护精索内动脉及淋巴管。术中每例平均结扎左侧精索外静脉(2.1±0.6)支、精索内静脉(10.1±1.1)支,解剖出左侧精索内动脉(1.3±0.5)支、淋巴管(3.0±1.0)支,结扎右侧精索外静脉(1.4±0.5)支、精索内静脉(6.6±0.5)支,解剖出右侧精索内动脉(1.4±0.5)支、淋巴管(2.6±0.5)支。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阴囊触诊情况、CDFI、精液分析、血清睾酮等指标,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本组16例21侧MV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查体阴囊无明显迂曲血管团,Valsalva试验呈阴性。VAS中位值为0(0~2)分,较术前显著降低(Z=-2.994,P<0.05)。精子浓度(16.2±4.6)×106/ml,PR(34.5±4.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血清睾酮水平(16.6±4.4)nmol/ml,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复查CDFI提示精索内静脉无明显反流。16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10例因婚后未育就诊者中5例术后随访期内完成生育。结论VC术后复发与静脉漏扎有关,特别是对于Ⅲ级VC或合并NCP的VC患者,采用内环口以上的传统高位结扎术或腹腔镜手术极可能漏扎较细的精索内静脉和外环口以下水平的精索外静脉。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通过彻底结扎精索内和精索外静脉,同时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不仅可有效避免VC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而且可以缓解阴囊坠痛症状和改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2.
孙树志  白艳萍  侯丽 《全科护理》2016,(29):3084-3085
[目的]观察手机APP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即病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病人出院后每天进行手机APP延续护理,对两组病人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手机APP进行延续护理,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1990~ 2 0 0 2年 ,我们共收治腹部闭合伤患者 3 0 8例 ,其中单纯结肠破裂 (无其他脏器损伤 ) 2 7例 ,占 8.8%。现对其诊治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4例 ,女 3例 ,年龄 17~ 5 7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 13例 ,踢伤 6例 ,爆震伤 3例 ,坠落伤 3例 ,挤压伤 2例。损伤局限于结肠、穿孔小 (或仅有肠壁、肠系膜挫伤及血肿 )、腹腔轻度污染 16例 ,结肠破裂或撕裂 ,伴有肠壁挫伤、腹腔严重污染 9例 ,结肠破裂、肠内容物流出、腹腔严重污染伴休克 2例。 2 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 ,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腹部有移动性浊音 12例 ,肝浊…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发病率不断增高,对患儿身体发育和生殖健康带来显著影响,已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VC的发病原因除了已知的解剖因素外,还包括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遗传因素等,对青少年VC的临床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精液检查虽然是对VC疾病最准确的评估措施,但在青少年患儿中往往无法获取精液样本,除此之外,监测双侧睾丸体积发育差异、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内分泌检查等方法也是很有意义的评估依据和随访措施。青少年VC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观察随访和外科干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手术指征及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上。虽然目前仍无充足证据证明在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哪种是最佳的手术方式,但是术中保留淋巴管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清晰显示精索内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等结构,在青少年VC手术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技术优势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总结7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过。结果有2例复发,1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迷走反射,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对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990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9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74例 ,女 2 6例 ;年龄 18~ 72岁。肠梗阻发生于术后 10天至 1年。手术术式为阑尾切除 2 9例 ,胃大部切除 15例 ,胃穿孔修补 15例 ,胆囊切除 3例 ,胆总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胆道感染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临床资料 收治时间为1985年7月~1992年7月。126例中,男58例,女68例;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83岁,平均70.5岁;首次发病或病史不超过1年者35例,2~4年者78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者13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56例,肺气肿者13例,胰头癌者7例,入院时合并休克者15例。2 治疗方法 2.1 西医疗法(1)首先控制感染。选用氨苄青霉素6~12g静脉滴注,庆大霉素24万单位静滴,0.2%甲硝唑500ml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用头孢唑啉钠4.0g静滴。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故对老年胆源性休克病人,可大剂量短期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15~20mg  相似文献   
8.
9.
198 9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院收治 11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73例 ,女 41例 ;年龄 1.5~ 83岁。出血量少者仅大便带血 ,多者为全便血 ;每次出血量多者达数百毫升甚至 10 0 0 ml。原发病为直肠癌 2 7例 ,结肠癌 12例 ,回盲部肿瘤 10例 ,空肠平滑肌瘤 2例 ,肠套叠 9例 ,直肠息肉 8例 ,痔出血 38例 ,痔手术后出血 2例 ,急性坏死性肠炎 2例 ,门脉高压症致痔上静脉丛曲张破裂出血 4例。本组非手术治疗 40例 ,除 3例因直肠癌晚期恶液质自动出院、3例行保守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愈外 ,其余 34例均痊愈…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发病率不断增高,对患儿身体发育和生殖健康带来显著影响,已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VC的发病原因除了已知的解剖因素外,还包括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遗传因素等,对青少年VC的临床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精液检查虽然是对VC疾病最准确的评估措施,但在青少年患儿中往往无法获取精液样本,除此之外,监测双侧睾丸体积发育差异、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内分泌检查等方法也是很有意义的评估依据和随访措施。青少年VC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观察随访和外科干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手术指征及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上。虽然目前仍无充足证据证明在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哪种是最佳的手术方式,但是术中保留淋巴管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清晰显示精索内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等结构,在青少年VC手术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技术优势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