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薛卉  孙延红 《吉林医学》2010,31(18):2958-2958
<正>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技术性与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妇产科,关系着两个人的生命安危,及两家人的希望与忧虑。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1]。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携带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pAd-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观察其联合2.0 Gy X射线照射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TRAIL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MD18T-Egr1为模板,成功克隆Egr-1序列,将TRAIL基因置于下游,构建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pShuttle-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CRAd.pEgr1-TRAIL),病毒包装后感染细胞,给予X线照射,利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TRAIL mRNA 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TRAIL蛋白表达水平。实验设对照(control)组、2 Gy组、空病毒(CRAd.p)组、CRAd.p + 2 Gy组、CRAd.p-Egr1-TRAIL组和CRAd.p-Egr1-TRAIL + 2 Gy组。结果:成功构建pAd-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并进行了病毒包装。以病毒滴度5感染复数(MOI)感染MDA-MB-231细胞24 h后给予2.0 Gy X射线照射,4 h后MDA-MB-231各组细胞中TRAIL mRNA表达水平开始升高,8h后各组表达达峰值;CRAd.pEgr1-TRAIL + 2.0 Gy组mRNA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明显,约为对照组的160倍(P<0.01),随后表达水平逐渐下降;6 h后各组MDA-MB-231细胞中TRAIL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24 h后各组TRAIL蛋白表达水平达峰值,48 h后TRAIL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仍未降至正常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CRAd.pEgr1-TRAIL + 2.0 Gy组TRAI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P<0.01)。结论:成功获得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联合2.0 Gy X射线照射可使MDA-MB-231细胞中TRAI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钙化168例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钙化的分析 ,评估钼靶软线摄影对乳腺癌钙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16 8例女性患者采用上海产MO 30型乳腺摄影机进行乳腺照相 ,并对照手术病理结果 ,分析乳腺癌钙化的X线特征 ,病理类别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结果 乳腺癌钙化的出现率是 32 % ,其中恶性钙化占 96 % (16 1/ 16 8) ,乳腺癌钙化而无肿物的占 2 8% (4 7/ 16 8) ,乳腺癌钙化以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为首位 ,占 73 % (12 2 / 16 8)。结论 乳腺钼靶软线摄影在诊断乳腺癌钙化方面是其它影像学检查所不能替代的 ,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右肾盂源性囊肿并发结石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性,20岁,无痛性间断血尿2年半,加重2d入院。既往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征象。体格检察无异常所见。外科情况:双侧肋脊角对称,不饱满,无叩击痛,双输尿管走行及耻骨上膀胱区无触痛,阴茎阴囊发育正常,尿道口无血渍,包皮不长,睾丸副睾精索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RBC2~5个/H,WBC0~2个/H,P( )。B超检查:右肾中部皮质内探及2.0cm×2.1cm圆形液性暗区,后壁回声增强,并在液性暗区内有约1.4cm×1.1cm强回声团。B超诊断:右肾中部肾囊肿并发肾结石。腹部平片(KUB):右肾区可见一1.2cm×1.0cm椭圆形密度均匀一致增高影,边缘稍粗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以降低误诊率,提高睾丸的救治率。方法报告精索扭转4例,结合国内献20年报告的29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54.8%。自行复位3例,手法复位22例,手术治疗263例(265侧),拒绝手术3例,治疗方法不明6例。睾丸损失率69.3%。结论加强对精索扭转的认识,首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提高睾丸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6.
乳腺巨大肿物X线特征与病理类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生在乳腺组织中的肿物 ,无论其良恶性程度如何 ,如其直径 >7.0 cm以上 ,均被称为乳腺巨大肿物 ,国内文献报道较少 ,现将乳腺巨大肿物 2 5例的 X线特征与病理类别结合文献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收集我院从 1983- 0 1~ 2 0 0 0 - 0 5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巨大肿物共计 2 5例 ,均为女性。年龄 2 8~ 76岁 ,平均为 42 .8岁 ,发病年龄分布分别为 <30岁 2例 ,31~ 40岁 3例 ,41~ 5 0岁 5例 ,5 1~ 6 0岁 11例 ,>6 1岁 4例。本组均采用上海产 Mo-30型乳腺摄影机摄片。每个病灶摄侧、轴位片 ,加照一张斜位片 ,由 2位放射线专业医师对病灶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适应性反应的相关基因蛋白调控机制。方法:用X射线全身照射Kunming系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为25、50、75、100和200 mGy(剂量率12.5 mGy•min-1),攻击剂量(D2)为1.5 Gy(剂量率287 mGy•min-1),D1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D2组与假照射组比较,其胸腺细胞Bcl-2蛋白阳性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Bax蛋白明显增加(P<0.05),而Bcl-2/Bax比值非常明显降低(P<0.001);p53蛋白非常明显增加(P<0.001)。D1+D2组与D2组比较,D1在25~75 mGy时,Bcl-2蛋白阳性百分率不同程度增加,Bax蛋白不同程度降低,而Bcl-2/Bax比值非常明显增高(P<0.01);p53蛋白明显降低(P<0.001或P<0.05)。 结论:在25~75 mGy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中,其相关凋亡基因蛋白Bcl-2表达增加,Bax降低,Bcl-2/Bax比值增高,p53降低,导致凋亡的胸腺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8.
电离辐射对Jurkat T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Jurkat T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变化规律,探讨电离辐射作用后细胞的死亡模式与机理。方法:采用Annexin V-EGFP和PI 双染、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剂量(0.075、0.500、1.000、2.000、4.000和6.000 Gy)X射线照射后Jurkat T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时间-效应关系,2.000 Gy X射线照射后,与假照组比较,Jurkat细胞凋亡百分率在照射后18 h显著增加,至24 h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P<0.001);细胞坏死百分率于照射后4 h显著增加,12 h 达峰值,至48 h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P<0.001)。剂量-效应关系,0.075Gy X射线照射后18 h,Jurkat T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坏死百分率与假照组相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2.000~6.000 Gy较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18 h,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坏死百分率与假照组比较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01)。结论:2.000 Gy以上剂量X射线可以诱导Jurkat T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细胞坏死比细胞凋亡出现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和5-氟尿嘧啶(5-FU)对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取指数生长期EL-4细胞,采用不同照射剂量(0、1.0、2.0和4.0 Gy)电离辐射和不同浓度5-FU(0、0.001、0.010、0.100和1.000 mg•L-1)处理EL-4细胞,于0、4、8、16、24和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倍体变化。结果:与假照组比较,2.0 Gy 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二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8~24 h显著增加(P<0.05或P<0.01),48 h恢复至正常水平;四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8~48 h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16~24 h显著降低(P<0.05)。1.0~4.0 Gy X射线照射后16 h,与假照组比较,二倍体细胞百分率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或P<0.01),四倍体细胞百分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1),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变化不显著。0.100 mg•L-1 5-FU 给药后,与0 mg•L-1组比较,EL-4细胞二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给药后16~48 h显著降低(P<0.01);四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给药后8~24 h显著增加(P<0.05 或 P<0.01),48 h回降;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给药后4~16 h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5-FU给药后16 h,与0 mg•L-1组比较,EL-4细胞二倍体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四倍体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二者变化在0.001~1.000 mg•L-1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八倍体细胞百分率仅在0.010和0.100 mg•L-1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1.0~4.0 Gy电离辐射无诱导EL-4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作用,0.010~0.100 mg•L-1 5-FU可以诱导EL-4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五味通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并与原质量标准中的薄层扫描法进行对比。方法:分别采用薄层扫描法和HPLC测定五味通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对后者进行方法学考察:使用Venusil XBP-C18(L)色谱柱或ZORBAX S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柱温30.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ELSD检测。结果:HPLC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的系统适用性、专属性、重复性、准确度、线性、色谱柱耐用性符合规定;对同一样品,薄层扫描法测得含量为0.38 mg/支,本方法为0.831 2 mg/支。结论:HPLC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较原标准中薄层扫描法准确度更高,重复性更好,简便易行,可作为五味通栓口服液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