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实验在35只麻醉,切断双侧迷走神经,肌肉麻痹以及人工通气的家兔进行,记录膈神经放电,于延髓孤束核腹外侧区(Ventral Lateral Nucleus Tractus微量注射药物,改变呼吸中枢的活动,观察激光照射免耳"胸肺区"对这种活动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总胆红素(TB)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收集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82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30例和对照组65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血清TB[(11.82±4.53)μmol/Lvs(12.95±5.06)μmol/L]、Fib[(3.04±0.65)g/L vs(2.83±0.60)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支架内再狭窄与糖尿病(OR=1.763,95%CI:1.1582.683)、Fib(OR=1.678,95%CI:1.2422.683)、Fib(OR=1.678,95%CI:1.2422.266)呈正相关,与血清TB(OR=0.922,95%CI:0.8602.266)呈正相关,与血清TB(OR=0.922,95%CI:0.8600.988)、支架直径(OR=0.615,95%CI:0.4440.988)、支架直径(OR=0.615,95%CI:0.4440.850)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Fib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TB为支架内再狭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骨水泥与非骨水泥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Highwire、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文献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有关骨水泥与非骨水泥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考克兰协作组织标准评价纳入试验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1651例患者,骨水泥髋801例、非骨水泥髋850例。 Meta分析结果示:不限年龄和随访年限,术后翻修率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3.20,95%CI (0.72,14.22), P>0.05],5年以内随访术后翻修率两种固定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1,95%CI (0.15,1.16), P>0.05],5年以上随访术后翻修率骨水泥固定较非水泥固定股骨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2,95%CI (2.68,13.07), P<0.01],术后大腿痛发生率骨水泥固定较非骨水泥固定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 (0.28,0.94), P<0.05],术后Harris评分[MD =0.6,95%CI (-0.79,1.99), P>0.05],松动率[OR =1.31,95%CI (0.27,6.30), P>0.05]、骨折发生率[OR=0.91,95%CI (0.3,2.7), P>0.05]、感染率[OR=2.46,95%CI (0.7,8.58), P>0.05]、异位骨化发生率[OR=0.91,95%CI (0.63,1.33), P>0.05]和脱位率[OR=3.11,95%CI (0.6,16.10), 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有满意的效果,非骨水泥固定股骨柄5年以上稳定性较骨水泥好,但术后大腿痛的发生率较骨水泥固定柄高。  相似文献   
5.
小檗胺防止化疗所致血象下降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定  陈建华 《癌症》1994,13(6):545-546
小檗胺防止化疗所致血象下降的随机对照观察周定,陈建华湖南省肿瘤医院(长沙·410006)小檗胺是小壁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药物,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强免疫机制的作用.1991年10月~1993年7月,我们对小檗胺防止化疗所致血象下降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观...  相似文献   
6.
Burkitt淋巴瘤的治疗周定综述王肇炎审校50年代,Burkitt发现在非洲儿童中高发流行一种主要侵犯颌部的独特淋巴瘤,命名为Burkitt淋巴瘤。Burkitt瘤系细胞淋巴瘤,与地理分布,气温,雨量及某种昆虫携带的疾病相一致。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传...  相似文献   
7.
IEP方案治疗37例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发性,难治性中高度恶性非零奇金淋巴瘤的解救治疗。[方法]37例复发性,难治性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用IEP方案治疗;异环磷酰胺(IFO)2g静脉点滴,第1-4天(同时使用美斯纳);足叶乙甙(Vp-16)100mg,静脉点滴,第1-4天;顺铂30mg/m^2,静脉点滴,第1-3天;21-28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评定疗效。[结果]总缓解率为81.1%(30/37)。完全缓解率(CR)为35.1%(13/37),部分缓解率为45.9%(17/3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3.8%,其中Ⅲ-Ⅳ度发生率占43.2%。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7.8%和43.2%。脱发发生率为91.2%,其它不良反应湛和见。[结论]IEP方案可作为复发性,难治性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解救治疗。  相似文献   
8.
榄香烯乳加VP及V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定 《中国肿瘤临床》2001,28(6):470-471
顺铂加西艾克或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在39%~46%之间,被认为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此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其他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丝裂霉素等似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可能因毒副反应加重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索进一步提高抗肿瘤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我们观察了榄香烯乳+V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榄香烯乳为大连金港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并与VP随机对比。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全组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共114例。患者无化疗禁忌证。按入院…  相似文献   
9.
经卫生部药政局 (96 )XB 5 0批准文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临床研究负责单位牵头 ,组织 10家医院对临床 4 0 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使用阿托氟啶做Ⅱ期临床研究。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月作者等参加了由山东医科大学和西安制药厂共同开发研制的Ⅰ类抗癌新药阿托氟啶的Ⅱ期临床研究 ,观察其对 4 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性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1.1.1 入选标准 ①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无法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食管癌 ,大肠癌及符合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中、晚期肝癌 ,有客观可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CD2相关蛋白(CD2AP)水平和肾脏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22只1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只.干预组给予依普利酮(每日100mg/kg).观察10周,检测血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肾组织CD2A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水平.行肾组织HE和Masson染色,检测病理切片并进行评分.结果 对照组血压高于干预组(P<0.01),干预组.肾小球胶原纤维含量和肾小管间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TGF-β1和CD2AP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大鼠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CD2AP蛋白水平和BUN、Cr、uA无相关性(P>0.05),和相应的TGF-β1蛋白水平、肾小球胶原纤维含量与肾小管间质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94,-0.921,-0.798和-0.532,P<0.01).结论 16周龄SHR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CD2AP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导致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