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纤维化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方法 以48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病 患者为研究对象, 行肝活检及B超影像学检查, 同时检测谷氨酰胺转肽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KP)、 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C)、 透明质酸 (HA) 及层粘连蛋白 (LN) 等肝纤维化生化指标。分别以肝活检病理结果和B超影像学检查确定 肝纤维化程度, 分析肝纤维化程度与上述肝纤维化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结果 肝活检病理检查确定的肝纤维化程度与 各生化指标之间无相关性; B超影像学检查确定的肝纤维化程度与GGT、 AKP、 LN和PC?Ⅲ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与HA和Ⅳ? C呈显著相关。结论 结论 B超检查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检查方法, 结合肝纤维化生化指标能更好地反映 肝脏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CO2气腹(高腹压12mmHg)状态下全麻控制呼吸中,较低气道压力同时又能维持良好通气的呼吸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法取麻醉机上最基本的呼吸频率(f)、潮气量(VT)、吸呼比(I∶E)三参数作为三因素A、B、C,f=15、12、9(次/min),VT=8、10、12(ml/kg),I∶E=1∶2.5、1∶2.0、1∶1.5为相应的三水平;以L9(34)K=3重复正交实验设计及分析用表统计、检验、分析各因素及水平变化影响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气道平均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统计学意义。结果9组试验27例腹腔镜手术全麻中,生命体征平稳,SpO2100%。PEEP监测值整个手术麻醉过程中始终为1hPa。三因素三水平呼吸参数的不同组合:①潮气量(B因素三水平)的不同对PI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74);②呼吸频率(A因素三水平)的改变对PETCO2有显著影响(P=0.002);③吸呼比(C因素三水平)的不同对气道平均压(Pmean)有较显著的统计学的意义(P=0.017)。结论多呼吸参数的最佳组合方式是A2B2C2:f...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0年5月采用泰美尼克、呋喃唑酮、铋剂三联短程根治幽门螺杆菌 (HP) ,治疗消化性溃疡共95例 ,其中29例未复诊、7例不愿复查胃镜、9例擅自加服其它药物、4例选择手术治疗 ,短期内复查胃镜共46例 ,现将其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38例 ,女8例。年龄16~72岁 ,平均32.4岁。胃溃疡3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 ,复合性溃疡1例。1.2HP检测距幽门2~3cm胃窦粘膜处,取2块组织行尿素酶试验。1.3治疗方法泰美尼克片40mg,1次/d ,呋喃唑酮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Quinnell分级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局部封闭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定及手指捏力评估,并进行总体有效率评估。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VAS评分、DASH评分、手指捏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局部封闭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DASH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和局部封闭治疗组(P0.05);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DASH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捏力改善优于冲击波治疗组和局部封闭治疗组(P0.05);冲击波治疗组与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捏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局部封闭治疗组(83.33%)及冲击波治疗组(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冲击波治疗对于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疗效不佳,与局部封闭联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佐辛是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强,成瘾性小,但其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使临床用药有所顾忌。帕瑞昔布钠是选择性环氧酶-2(COX-2)抑制药,镇痛作用强、胃肠道反应轻,并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1]。本文旨在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改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颈浅丛).对照组:采用C4横突一针阻滞法.局部麻醉药均为0.25%罗哌卡因.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评价阻滞效果,监测抬头肌力,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等.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切皮时(T2)、分离瘤体时(T3)、手术结束时(T4 )5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1、T2、T3时间点的HR均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HR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2、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的阻滞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神经阻滞后,两组患者头颈活动均自如,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的可遗传的改变.大量的研究发现,表观遗传机制参与调控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纤维化、足细胞凋亡、慢性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各个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患者在其手术后麻醉复苏过程中供氧气管导管改善通气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全身麻醉下行四肢手术的患者90 例,随机平均分为3 组,每组30 例,均使用7.0 号气管导管:普通气管导管组(A 组)、普通气管导管气管内吹气组(B 组)及供氧气管导管组(C 组)。术毕带气管导管送麻醉苏醒室(PACU)。入PACU 后记录基础生命体征。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通过气管导管予以相应的不同供氧方式,在四个成串刺激(TOF)T4/T1 ≥ 0.9 时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通过麻醉机观察和记算各项呼吸参数。结果 患者入PACU 时各组间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OF T4/T1 ≥ 0.9 时:3 组比较,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升高(P <0.05),各项气道参数均增加(P <0.05),A 组和B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供氧气管导管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过程中,能够摆脱普通气管导管需要借助的T 型管等辅助呼吸设备,对患者呼吸道的保护及减少呼吸做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癌细胞β2微球蛋白(β2M)mRNA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ΔΔCT定量PCR法检测肝癌SMMC 7721细胞株β2M mRNA表达水平。结果预实验确定目的基因(β2M)和内参基因(β-actin)的扩增效率较为一致。肝癌细胞中β2M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株L02(P<0.05)。结论2-ΔΔCT定量PCR法为定量检测肝癌细胞β2M基因的较好方法;可用于β2M在肝癌细胞中表达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收集2010—2020年嘉兴市第一医院登记在册并接受国家晚血医疗救助的167例晚血患者死亡资料,并与1998—2008该市未接受国家晚血医疗救助的晚血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20年嘉兴市167例晚血死亡患者中,按人数多少排名前4位的死因分别为肝功能衰竭(22.16%)、上消化道出血(17.37%)、肝性脑病(14.97%)及肝癌(14.37%);平均死亡年龄74.8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70 ~ 74岁。1998—2008年嘉兴市晚血患者按人数多少排名前4位的死因分别为上消化道出血(34.16%)、肝性脑病(22.28%)、不明原因(22.28%)、肝功能衰竭(4.46%);平均死亡年龄为69.3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60 ~ 69岁。2010—2020年嘉兴市晚血患者死因构成([χ2] = 63.42,P = 0.00)及年龄构成([χ2] = 50.09,P = 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20年嘉兴市晚血患者死亡原因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国家晚血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