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朴酶Ⅱ(Topo Ⅱ)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Topo Ⅱ在40例骨肉瘤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0例骨肉瘤中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52.5%(21/40),其中术前化疗组Topo Ⅱ阳性表达率为38.5%(5/13),显著低于术前无化疗组77.8%(21/27)(P<0.05),GST-π的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GST-π主要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Topo Ⅱ不仅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同时也参与骨肉瘤继发性耐药;GST-π和Topo Ⅱ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手术创伤腹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Sp1激活 ,COL1A1和TIMP 1表达变化与腹膜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水平 ,WesternBlot检测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 ,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 Sp1在手术创伤后 0 .5h被活化 ,随着手术时间延长Sp1活性逐渐增强 ,至创伤后 4h时达高峰 ,同时创伤腹膜组织中的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存在差异显著性 (P <0 .0 1)。在手术创伤期内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加。结论 核转录因子Sp1活化导致Ⅰ型胶原合成增加 ,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 ,从而启动腹膜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 ,凋亡检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原位凋亡检测 ,特别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由于能在组织原位同时显示凋亡细胞形态和分布 ,且具有简便、快捷、敏感、无辐射等优点 ,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耳蜗的新鲜骨组织脱钙后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尚少见报道。材料与方法1.标本及处理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由本院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处死后取耳蜗组织 ,40g L多聚甲醛缓冲液(pH7.4)固定 8~ 12h ,10 0g L乙二胺四乙酸钠 (EDTA) +微波 75 0W、1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1987~2002年间6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左上腹疼痛、乏力、脾脏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改变;所有病人均施行了脾脏切除术和化疗,生存时间为10个月至15年;均为B细胞性,未见T细胞性;免疫组化结果:CD20、CD79.LCA 3例均为强阳性,CD684例阳性,CD45RO、CD3、CD566例均为阴性.结论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采取脾脏切除术并辅以化疗或放疗,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inic/apyrimid-ic endonuclease,APE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种骨肉瘤细胞株(HOS、U-2OS、Sa-OS-2)、10例正常骨、10例良性骨瘤和60例骨肉瘤组织中APE1蛋白表达,并根据CD34和FⅧ-Rag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1)APE1蛋白在三种骨肉瘤细胞株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核,60例骨肉瘤组织中43例(72%)呈高表达,17例呈低表达,且显著高于正常骨及良性骨瘤,χ2=30·997,P=0·000。2)APE1表达的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3)APE1强表达组中的瘤内MVD为46·4±26·7,显著高于弱表达组的33·3±20·7,t=2·277,P=0·030。结论APE1在骨肉瘤中过度表达与骨肉瘤分化以及MVD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中一个新的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化疗在晚期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津区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卵巢上皮癌合并腹腔积液的患者共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02例患者分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组(试验组)45例和单纯全身化疗组(对照组)57例,均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化疗。试验组在化疗基础上采用腹盆腔深部热疗,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1%和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糖类蛋白125(CA125)下降至正常患者的比例分别为73.3%和5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2年生存率分别为51.1%和4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80.0%和6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CA125半衰期分别为11.35和18.6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的比例为17.8%和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发生Ⅲ~Ⅳ度胃肠反应24.4%和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4)。结论热疗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卵巢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缓解患者因腹水引起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8.5岁。肿瘤位于额叶11例,顶叶8例,颞叶4例,胼胝区2例,小脑蚓部1例。26例患者瘤细胞均表达LCA、CD20或CD79a,但均不表达EBV。[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对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颖  王建  辛晓燕  王东  向德兵  林莉 《医学争鸣》2008,29(6):513-515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基因和P5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相关性,探讨两者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原发性卵巢癌组织120例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和P53表达状况进行测定.结果: P53表达与APE1表达强度和亚细胞定位无相关性(P>0.05).APE1/p53不同表达状态的卵巢癌组织对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E1和P53在铂类的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GF-β1与c-kit相互关系及其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TBSA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1μg/g体重)腹腔注射后1周内小鼠骨髓细胞TGF-β1、c-kit表达,并对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骨髓粒单系略呈增生反应,继而呈现造血抑制,烧注后1、3d骨髓细胞TGF-β1表达增强,c-kit表达减弱,且TGF-β1与骨髓CFU-GM和c-kit变化趋势相反。结论 TGF-β1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抑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与下调骨髓细胞c-ki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细胞角质素20(CK20)和存活素(Survivin)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膀胱癌病人、泌尿系良性疾病病人和健康志愿者进行尿脱落细胞CK20mRNA、Survivin mRNA检测和尿细胞学(UC)检查,比较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尿脱落细胞CK20mRNA、Survivin mRNA检测和UC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6.1%、83.3%、31.9%,特异性分别为63.4%、90.2%、100%。【结论】尿脱落细胞CK20mRNA、Survivin mRNA检测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可以替代尿细胞学检查,作为膀胱镜检查的辅助手段。Survivin mRNA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用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