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人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1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寻找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以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对照,11例膀胱肿瘤组织中有87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102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其中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5个,明显上调基因13个,明显下调基因22个。结论膀胱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博利康尼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加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66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博利康尼加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静滴激素,口服茶碱。观察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善和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博利康尼加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白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庆地区膀胱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重庆地区的膀胱癌组患者210例和健康对照组人群20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IL-23R rsl10889677位点SNPs并分析其与膀胱癌的关系。结果 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存在三种基因型(AA型、AC型和CC型),在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5,P0.01);膀胱癌组携带等位基因A的频率(75.71%)明显增高对照组基因型(6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8,P0.01,OR=1.952,95%CI(1.451~2.620)]。结论 IL-23R rs1088967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膀胱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4例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方法 ,分析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应用及效果,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 64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术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个月~1年,2例自然衰老死亡,5例发生DVT,其余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全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之平稳度过手术期,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成年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分离及纯化方法。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肌源性干细胞,然后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纯化干细胞;结蛋白(desmin)、CD34、CD45、Sca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培养出高纯度的肌源性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为desmin( ),CD34( ),CD45(-),Sca1( )。结论可通过体外原代培养获得高纯度肌源性干细胞,为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白领阶层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使得身体抵抗力下降;白领人群长期处于封闭、干燥的空调环境下,极易造成咽部抵抗力下降,导致致病微生物入侵发病。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1例阴囊慢性伤口患者的护理。针对患者阴囊伤口黑色焦痂、黄色渗液及红色肉芽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充分评估,根据不同敷料的特性,将水凝胶、藻酸盐及水胶体敷料应用于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同时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戒烟等措施,减少不良因素刺激。1个月后患者阴囊伤口愈合,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诱因,并观察术后血液净化干预所发挥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1996—12/2006—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明确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193例,其中接受尸肾移植192例,活体肾移植1例,均知情同意。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除5例因术前安置腹膜透析管继续采用腹膜透析外,其余均选择血液透析治疗,其中35例穿插接受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血液透析滤过,8例血浆置换2-5次。终止透析的标准为每日尿量〉1500mL,血肌酐〈300μmol/L。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观察接受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9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因:急性肾小管坏死89例(46.1%),术后早期低血压42例(21.8%),排斥反应37例(19.2%),动静脉吻合口狭窄9例(4-7%),尿路梗阻8例(4.1%),动脉过长扭曲5例(2.6%),环孢素A肾毒性2例(1.0%),髂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1例(0.5%)。(④术后肾功能转归: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者145例(75.1%);术后3个月血肌酐135-300μmol/L29例(15.3%);〉300μmol/L15例(7.8%);因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2例(1%),肺部重症感染死亡2例(1%)。③术后接受血液透析次数:术后接受血液透析189例,透析1—5次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13.8%);6-10次41例(28.3%);11-20次82例(56.6%);21-25次2例(1.4%);〉25次44例,仅1例恢复正常(0.7%),其余43例患者带肾存活。结论: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早期低血压和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确定以血液净化为主的方案后,绝大多数移植肾功能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慢性移植肾失功是导致后期移植肾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拟探讨慢性移植肾失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①选择1993-12/2006-12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肾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3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②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停服硫唑嘌呤、环孢素A或减少环孢素A30% ̄50%剂量,改用他克莫司0.5 ̄1mg/(kg·d)、霉酚酸酯1 ̄2g/d、西罗莫司1 ̄2mL/d等药;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抗凝及补充鱼肝油丸;服用雷公藤、百令胶囊或尿毒清等中药,给予低蛋白、低磷及高维生素、氨基酸饮食;必要时手术切除移植肾。③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①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急性排斥反应254例(71.35%),巨细胞病毒感染65例(18.26%),移植肾肾小球肾炎21例(5.9%),药物中毒(环孢素A/他克莫司)9例(2.5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5例(1.41%),肾单位减少(高龄供肾/性别差异)2例(0.56%)。②治疗结果:切除移植肾194例(54.49%),带肾存活、恢复血液透析87例(24.44%),经治疗血肌酐维持在200 ̄300μmol/L63例(17.70%),死亡12例(3.37%)。结论:急性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因素。提高供肾质量,严格组织配型,减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制定个体化免疫方案,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及肝肾功能,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减少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锦  叶锦  靳凤烁  李黔生 《护理研究》2006,20(2):133-134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临床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我院自1988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13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36岁~56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10例男性病人以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其中2例伴有排尿刺激症状;3例女性病人中,2例以排尿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1例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13例肿瘤均为单发,直径0.6cm~2.5cm,8例呈乳头状,蒂较宽,5例呈海藻状,蒂细长。10例病人入院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2例行膀胱肿瘤电灼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