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难愈性创面患者41例,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简单手术修复和VSD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VSD治疗的41例创面均痊愈,合并症因创面迅速愈合而有效控制。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可促进炎症消退,刺激肉芽生长,简化二期手术,缩短病程,减轻换药的痛苦,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侧下肢标本采用有色乳胶经腘动脉灌注,解剖观测腓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走行及管径,寻找适合用于吻合血管的穿支血管.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蒂腓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6例.缺损范围15 cm × 6 cm~45cm×10 cm.皮瓣面积为16 cm×8 cm~30 cm×10 cm,血管蒂长4~6 cm.结果 腓动脉沿途平均发出5.3支穿支血管,在腓骨中下1/3交界处存在恒定的适合用于吻合血管的穿支血管,血管外径为(1.21±0.13)mm,血管蒂长(4.6±0.8)cm.6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长轴皮瓣切取范围大,穿支血管蒂长,管径适中,血供可靠,对小腿功能影响小,是临床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腿严重创伤伴骨外露缺损创面的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下肢严重创伤性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26例,应用健侧小腿隐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顺行皮瓣17例,逆行皮瓣9例,皮瓣面积12cm×26cm~6cm×16cm。结果24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皮肤坏死。术后随访6~4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旋转弧度大,修复范围广,手术快捷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高龄髋部骨折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文海  叶吉忠 《上海医学》2005,28(9):798-799
骨科患者的主要死因为严重骨盆骨折、多发性骨折后休克及颈椎骨折等严重创伤;由于创伤反应、长期卧床给身体带来严重损害,并发症得不到及时纠正而恶化死亡,是次要死因。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卧床后机体调节机能的紊乱及心、肺储备功能迅速降低也易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和纠正其骨折并发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研了解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现状,以便提出对策。方法用文献研究法复习文献拟订流调表。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名从事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建立、管理的全科与公共卫生医生进行调研。采用描述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但在建档率、建档范围、建档责任人、质量控制、更新情况和使用情况上参差不齐,存在政府支撑不到位,资金、设施、管理软件和专业人才队伍方方面面的困难,影响了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的建立、管理、更新和利用。结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是政府医改主要内容与主管部门的职能。对如何改进此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及肌皮瓣修复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严重外伤所致的小腿开放性骨折或因慢性骨髓炎伴膝前及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及肌皮瓣转位修复.结果 2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9例,延期愈合6例.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 腓肠肌内侧肌瓣及肌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易存活,实用性强,是修复膝前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新型科普方式的干预,评价认知程度的变化。方法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50岁及以上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100例(男女各50例)为干预组接受新型科普方式干预;100例(男女各50例)为对照组。在研究干预前及为期1年干预后,对两组中老年人进行骨健康认知基线评估及随访评估。并对公众号不同科普文章的表现形式的偏好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评分效果前后差异进行比较;对影响量表评分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组第二次得分(29.4±11.4)稍高于第一次得分(27.9±10.1)(P<0.001)。干预组前后评分变化比对照组前后评分变化大(P<0.001)。首次评分、分组、既往饮酒及罹患糖尿病对女性中老年人得分有影响。大部分中老年人喜欢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年龄大的老年人更接受视频科普。结论新型科普方式促进骨健康管理有益,可改善中老年人群骨健康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8.
高龄髋部骨折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龄骨折出现并发症病例中,髋部骨折最多见,其中又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主。肺部感染是致死或促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老年患者呼吸器官老化、清除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重伤后易患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高龄髋部骨折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龄骨折出现并发症病例中,髋部骨折最多,其中又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主。肺部感染是致死或促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老年患者呼吸器官老化,清除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重伤后易患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
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以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应用解剖设计以掌指关节近侧为转轴点,沿走行于第4掌骨间隙的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轴为蒂、沿前臂尺侧下1/3至手掌尺背侧切取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腕部、手掌尺侧及环、小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22例,皮瓣最大面积13cm×4.5cm,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手部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术式扩大了皮瓣的切取面积和修复范围。皮瓣切取快捷方便,转位灵活,不牺牲主要血管,血供可靠,是修复手及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尤其适于修复手掌远端创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