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52例在校大学生热液烫伤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液烫伤包括热水、热气、热汤、热饭、热油造成的烫烧伤^[1]。烫伤是在校大学生临床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据统计,在广东省校园伤害中,烫伤占5.1%^[2]。我院2006年9月-2007年6月共收治了152例热液烫伤患者,占在校大学生2万人的0.76%。其中热水烫伤140例,占总烫伤人数的92.11%。通过对热液烫伤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校园的意外伤害,降低热液烫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对在门诊就医的新入校大学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睡眠障碍症状的措施。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睡眠状态自评量表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分析睡眠障碍的情况。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睡眠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痛经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原发性痛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非痛经者相比较,痛经者与经常喝凉茶冷饮、不爱运动、经常穿低腰裤及超短裙、生活无规律、营养状态不良、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经血颜色不正常等因素相关(P<0.01)。女性痛经与年龄、籍贯、有无痛经家族史、生长环境、饮食习惯、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长短、上网习惯、考试等因素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痛经者应该尽量避免喝凉茶、增加运动、少穿低腰裤及超短裙、生活要有规律、加强营养、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使月经规律、月经量及经血颜色正常,可有效地减少或减轻痛经。  相似文献   
4.
<正>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腰背痛的主要原因,全球有75%~85%的老年腰背痛患者由IDD导致[1、2]。中国慢性腰背痛的整体患病率为27.6%,男性高于女性,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俨然成为一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4]。ID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维,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以保守和手术治疗为主,在根除患者腰背部疼痛、恢复脊柱功能和避免疼痛复发等方面疗效欠佳[5]。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患,其起病隐匿,呈渐进性发展,患者初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随着病情的进展,骨量不断流失及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进而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PF)等严重并发症。双能X线吸收法是目前临床诊断OP的金标准,但由于其诊断的准确度受到体重、腰椎退行性改变及主动脉壁钙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假阴性诊断的可能。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医学领域快速发展,目前AI已广泛应用于OP的研究中,其在OP筛查、诊断及预测领域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该文从AI应用于OP的早期筛查、医学影像学表现、临床诊疗资料及OPF风险预测等4个方面,阐述AI在OP诊疗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势,为OP的精准诊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理疗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对23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乌鸡白凤丸随证加减联合理疗治疗,5 d 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37例患者治愈198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为97.05%,随访3个月无复发。经前及行经第1-2天发生痛经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经期第3-4天及经期第5天后患者(均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乌鸡白凤丸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的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祛体寒、暖少腹的治则,同时辅以理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PLDD联合熥敷颈腰痛砂治疗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PLDD+熥敷颈腰痛砂)、对照组(单纯PLDD治疗)各34例。组内及组间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6个月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疗效的优良率,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ODI、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经治疗后VAS、ODI、JOA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治疗组在疼痛缓解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JOA疼痛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94.1%、97.1%,优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8.
细胞死亡贯穿人体生长发育、动态平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同自然界生命体的生长凋亡一样,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最初,生物学家把细胞的死亡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分为两种死亡方式即主动有序的程序性死亡(如细胞凋亡)和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的细胞无序性死亡(如细胞坏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又发现了3种新的可受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细胞自噬、细胞焦亡与铁死亡。铁死亡在2012年首先被提出,其机制是富集在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二价铁和/或加氧酶的作用下被催化,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铁死亡与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及骨肿瘤等。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作为骨科退行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全球约60%~80%的人口患有这种疾病,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IDD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压力、炎症、免疫、基因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微环境是如何影响椎间盘发生退变并产生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理目前仍有待阐明。人体临床试验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的死亡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IDD的主要病因。研究发现,铁死亡与椎间盘NPC死亡密切相关,并可对细胞外基质产生影响,而抑制铁死亡则能明显缓解IDD进展。本综述从铁死亡发病机制、IDD与铁死亡角度和药理学进展几个方面,阐述铁死亡在IDD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溶栓联合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老人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PCI)及直接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AMI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先溶栓必要时行介入治疗14例,B组直接介入溶栓8例。分析其冠脉造影(CAG)介入前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TMI分级、左心室功能(LVEF)及疗效。结果两组在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TMI分级、总开通率及血运重建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静脉溶栓提高IRA早期再通宰,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急诊介入治疗使IRA开通率高,但明显存在着再灌注时间延迟;老年人AMI联合治疗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DM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D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医在治疗DOP时多从“肝肾”论治,忽视了“脾”的重要作用。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养四肢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互惠互利,维持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两者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先天不足致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脾虚则肌肉削,肉削则骨枯。故从“脾肾论治”DOP亦尤为重要。现从“脾肾论治” DOP出发,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基础,探讨中医药从“脾肾论治”DOP的相关机制及必要性,为中医药防治DO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