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耻骨支骨折23例,髋臼前柱骨折8例)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内外侧两端切口,分别自内外两个切口紧贴骨面向中间潜行剥离,相互贯通,形成耻骨支、髋臼前柱相通的隧道,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扩大通道。根据通道内骨面预弯重建钛板,自外侧切口紧贴骨面插入预弯钛板,分别于钛板远近端钻孔拧入3枚左右螺钉固定钢板。结果本组患者获得5~29个月随访,平均14.1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照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4例,复位良好16例,复位较差1例,优良率96.7%。按照Majeed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6.7%。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CCP治疗3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65 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6.5 cm.28例获得3~12个月的随访,根据Harris评分:优良率92.8%.结论 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热疗对新西兰白兔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6只雄性实验兔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对照组)和热疗+照射组(实验组),所有实验兔右肺照射40 GY,实验组照射后1周行热疗,每周2次,共4次热疗.照射后6周和12周分别行胸部CT和SPECT肺灌注显像,12周后进行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学比较.结果:两组6周和12周时胸部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时肺灌注显像两组均未见放射性稀疏;12周时肺灌注显像,两组均见右肺放射性稀疏缺损,实验组右肺与全肺放射性计数比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疗可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5月期间,应用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12例(椎体爆裂性骨折5例,陈旧性骨折3例,结核2例,肿瘤2例);其中9例伴有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前Cobb角12°~22°,平均15.9°±3.6°;8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通过观察局部疼痛(VAS评分)缓解程度、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的矫正、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平均6.8个月(4~1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术后VAS评分3.8±1.0分,较术前(7.8±0.9分)明显改善(P<0.01)。脊柱后凸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0.9°±2.9°,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除1例神经功能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可取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常伴有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损害,保守治疗效果差,多数需行手术治疗。后路减压手术因术中不可避免牵拉脊髓、神经,使得术中、术后出现脊髓损害的风险加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采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1~3]。前路手术视野较好,减压充分,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手术操作难度高、并发症较多等不足[4、5]。我们根据胸腰段脊柱的解剖结构及力学承载特点,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脊柱后外侧减压、椎间融合、同侧椎弓根和椎体钉棒系统联合固定术治疗14例胸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髂胫束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1999年9月至2009年7月,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吻合以及髂胫束的血供来源,临床应用吻合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髂胫束瓣移植5例、髂胫束皮瓣4例.结果 80%(35侧)膝上外侧动脉单独起自腘动脉,起始外径(1.8±0.4)mm.该动脉向外蜿蜒上行分为升、降支,从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短头肌之间的股外侧肌间隔穿出形成肌间隙(隔)筋膜皮肤穿支,或与膝上最外侧动脉在股外侧肌内吻合后发出肌皮穿支,供养大腿中下段髂胫束和前外侧皮肤,其中较粗大穿支起始外径(1.0±0.2)mm,并在深筋膜浅层或深层于近端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吻合,远端与膝关节网吻合.临床应用9例,其中修复单纯跟腱缺损5例,跟腱伴皮肤缺损2例;修复小腿、足软组织缺损各1例.随访6个月~7年8个月,带血供髂胫束修复跟腱缺损功能恢复良好,4例髂胫束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吻合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髂胫束皮瓣是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复合(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创伤患者肌酸激酶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M)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6年来我院收治的854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第1、2、3、4、5、6~7、8~9、10~11、12~13、14~15天血清CK变化。采用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其分为≤15分组、16~25分组、26~35分组、≥36分组,比较各组血清CK差异,对照组为外科平诊患者;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K变化。结果各个创伤组在伤后第1天开始血清CK就明显高于对照组(t=3.308~8.254,P〈0.01),ISS评分越高,CK增高越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2,P〈0.01);伤后1~2d,各个创伤组血清CK迅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随着ISS评分越高,CK保持高水平的时间越长、下降越缓慢,各个时间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9,P〈0.01)。成活组与死亡组的血清CK均增高,第8~9天时,成活组的CK值恢复正常,死亡组CK保持高水平时间更长,直到第14~15天也未恢复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1)。结论血清CK可作为评价全身软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判断伤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