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危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01至2009-12对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术前诊断单纯冠心病6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6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2例,瓣膜病8例,法乐四联症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2例。术前置入球囊6例,术中共置入球囊67例,术后在监护室置入10例。结果:83例置入IABP患者术后30天内总死亡率30.12%(25/83),其中冠心病死亡率27.14%(19/70),非冠心病死亡率46.15%(6/13),非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冠心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术前置入IABP死亡1例,术中置入IABP死亡13例,术后置入IABP死亡5例。结论: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IABP,能够提高IABP的疗效,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回顾总结我科再次心脏手术患者163例,从手术原因、死亡原因、疾病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减少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分析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696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Eu-roSCORE大于6),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PCABG组和CABG组。比较OPCABG和CABG两组病例在术前资料、手术死亡率、EuroSCORE分值、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围术期心肌梗死、出血、脑部并发症、新发心房颤动、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等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OPCABG组504例,EuroSCORE评分7.71±1.27;CABG组192例,EuroSCORE评分7.64±1.33。全部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46±1.42个,ICU时间65.4±6.73 h,带气管插管时间16.4±6.9 h,并发症率27.9%,手术死亡率4.31%,EuroSCORE平均值7.68±1.30。两组病例术前资料在年龄、合并症、性别比例、心功能、EuroSCOR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OPCABG组与CABG组在远端吻合口数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  相似文献   
4.
背景: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胸骨出血较多,尤其是体外循环下手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更加重了术中及术后出血.目的:与常规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在减少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胸骨出血和预防胸骨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84例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2组.再生氧化纤维素组胸骨创面及骨髓腔内填充覆盖再生氧化纤维素,对照组常规应用医用骨蜡.记录两组术后1 d引流量、总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总输血量、切口拆线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胸骨切口愈合情况,出院随访6个月.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1 d引流量、总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总输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更有优势.随访6个月中,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未出现胸骨切口排出异物情况,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骨蜡排出.提示再生氧化纤维素可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后胸骨止血,近远期疗效确切,并在胸骨感染方面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例迟发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超声心动图确诊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果:4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需反复穿刺和手术探查,心功能恢复良好,均为NYHAⅠ级。结论: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术后较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可避免反复常规穿刺抽液和开胸探查的诸多缺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胸骨出血较多,尤其是体外循环下手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更加重了术中及术后出血。 目的:与常规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在减少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胸骨出血和预防胸骨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84例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2组。再生氧化纤维素组胸骨创面及骨髓腔内填充覆盖再生氧化纤维素,对照组常规应用医用骨蜡。记录两组术后1 d引流量、总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总输血量、切口拆线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胸骨切口愈合情况,出院随访6个月。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1 d引流量、总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总输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更有优势。随访6个月中,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未出现胸骨切口排出异物情况,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骨蜡排出。提示再生氧化纤维素可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后胸骨止血,近远期疗效确切,并在胸骨感染方面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胸骨出血较多,尤其是体外循环下手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更加重了术中及术后出血。 目的:与常规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在减少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胸骨出血和预防胸骨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84例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2组。再生氧化纤维素组胸骨创面及骨髓腔内填充覆盖再生氧化纤维素,对照组常规应用医用骨蜡。记录两组术后1 d引流量、总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总输血量、切口拆线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胸骨切口愈合情况,出院随访6个月。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1 d引流量、总引流量、拔引流管时间、总输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更有优势。随访6个月中,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未出现胸骨切口排出异物情况,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骨蜡排出。提示再生氧化纤维素可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后胸骨止血,近远期疗效确切,并在胸骨感染方面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商品名爱全乐,Atrovent)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生产,是一种具有抗胆碱能(副交感)特性的四价铵化合物,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的选择性。我们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ff-pump CABG)对高龄(≥70岁)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2月至2006年2月在我科接受on-pump CABG和off-pump CABG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on-pump组和off-pump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围术期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d和第3d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值、术后1~3d动脉血氧分压值、术后第4~6d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0)、一秒率(FEV1.0/FVC%)等on-pump组均低于off-pump组(P<0.05),术后平均带气管内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on-pump组长于off-pump组(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施行off-pump CABG较on-pump CABG术后早期呼吸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149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记录心电图变化,比较术前与术后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LAD、LVDS、EF)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随访6~90个月。结果二尖瓣成形术21例,二尖瓣置换术89例(其中生物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其中生物瓣置换术11例),三尖瓣成形术46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左房血栓清除术48例。体外循环时间(82.1±17.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7.8±25.3)min。双极射频消融121例,单、双极联合射频消融28例,射频消融时间12-38(17.4±5.1)min。手术后即刻,心房颤动全部消失,窦性心律133例,节性心律1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2.0%(3/149),其中2例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1个月,窦性心律121例(82.9%),结性心律8例(5.5%),心房扑动5例(3.4%),房颤心律12例(8.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6%),安置永久起搏器。随访时间3~90个月,随访率78.8%(115/146)。随访期间死亡9例(4例心源性死亡,2例脑梗塞死亡,3例脑出血死亡)。106例随访到的存活病例,93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87.7%。随访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减小,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同期行瓣膜手术及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手术安全性高,远期疗效确切。抗凝并发症仍是瓣膜置换手术远期的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瓣膜成形或生物瓣置换联合射频迷宫手术可能降低此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