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生化中有关代谢的教学方法探讨青海省卫生学校孟青妹,刘建强长期以来,在基础生化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普遍存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勉强”的现象,特别是对有关代谢方面的内容,学生反响一直很大,主要症结在于反应步骤繁多、课时较紧、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16岁.因"右内眦包块18月,逐渐长大5月"于2003年8月5日~2003年8月11日住院.入院查体见:右内眦角上方肿块,质软,突出皮肤约0.3 cm,直径2 cm×1.2 cm(图1,见封三).右眼视力正常,眼球各向运动正常.鼻窦CT示:右筛窦区直径2.30 cm×3.56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图2,见封三).入院诊断:右筛窦肿物.于2003年8月7日局麻下行鼻内窥镜筛窦肿物切除术,采用国产直径4 mm 0°鼻内窥镜及相应手术器械.术中切除右侧钩突及筛泡后筛窦内即流出大量黄色粘脓性分泌物,筛窦融合为一大腔,纸样板有部分破坏吸收,少量眶脂肪突入腔内,囊壁光滑,开放窗口约2 cm×2 cm.术后病理检查示:慢性炎变粘膜组织.囊肿内分泌物未找到抗酸杆菌,G染色未见细菌,48 h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d2右内眦角肿块即明显消退,1月后复诊,造瘘口无明显缩小,囊壁光滑,右内眦角无隆起.术后诊断:右筛窦囊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胆汁酸对于肝硬化大鼠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37只肝硬化大鼠及30只相似体重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均为70mg/kg·d)和安慰剂组治疗两周。测定胆汁分泌速度、回肠细菌总数、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给予安慰剂的肝硬化大鼠,胆汁分泌速度低于健康大鼠(P<0.001)。给予胆汁酸治疗后,胆汁分泌速度增至正常水平。肝硬化大鼠比健康大鼠的回肠细菌总量显著增高(P<0.001),而给予胆汁酸使其回肠细菌总量降至正常水平。给予胆汁酸的肝硬化大鼠细菌移位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均较给予安慰剂的肝硬化大鼠低(P<0.001),而存活率高于安慰剂组。结论给予肝硬化大鼠胆汁酸可以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服用胆汁酸可能有益于防治肝硬化肠源性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呼吸门控使用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5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均分为2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直接插管式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36.7±12.8)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34.7±11.5)d,2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14.6±8.4)d,观察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13.6±9.7)d,2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10.6±4.8)d,观察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8.8±3.4)d,2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1%和51.9%,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27例患者术后死亡率25.9%,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死亡率18.8%,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使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操作便捷,能有效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过氧乙酸溶液应用于消化内镜消毒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消化内镜40条分成两组,每组胃镜和肠镜各10条,观察组接受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10 min,对照组接受常规2%戊二醛溶液消毒10 min,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评价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的有效性.有效性获得证实后,再选择消化内镜80条分成四组,每组胃镜和肠镜各10条,分别接受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2 min、3 min、4 min和5 min,比较消毒合格率,探讨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的高效性.结果 对照组胃镜消毒合格率为100% (10/10),肠镜消毒合格率为90%(9/10),消毒后胃镜和肠镜均能检出菌落;观察组胃镜和肠镜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且消毒后胃镜和肠镜均不再检出菌落,明显优于对照组.新型过氧乙酸溶液消毒3 min组、4 min组和5 min组胃镜消毒合格率均为100%(10/10),明显高于2 min组的30% (3/10) (P <0.05),但3 min组仍可检出菌落;2 min组肠镜消毒均不合格,4 min组和5 min组肠镜消毒合格率均为100%,明显高于3 min的80% (8/10) (P <0.05),但4 min组仍可检出菌落.结论 新型过氧乙酸溶液可用于临床消化内镜的消毒,较2%戊二醛溶液更符合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内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例股骨内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9例,女3例;年龄24 ~ 65岁,平均43岁;单一(AO B2型)骨折9例,粉碎性(AO B3型)骨折3例.切开复位后分别使用高尔夫锁定钢板固定5例,T型锁定钢板固定3例,L型锁定钢板固定3例,跟骨钢板固定l例.术后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AKS)综合评分评定术后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6~ 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达到稳定愈合,无发生关节面塌陷、关节僵硬、关节内感染、骨不连与畸形愈合等,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AKS评分80~ 92分,平均88分. 结论 选择合适的钢板固定股骨内髁有利于维护骨折稳定性并帮助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在脊椎结核病中颈椎结核的发病率虽然低,但位置高,椎体破坏严重的会导致全身瘫痪甚至危及生命.1911年Hlbbs和Albee开创了后路植骨融合术,使颈椎结核的治疗有了重大的突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病灶清除的基础上行各种方式的内固定术,颈椎结核的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脊柱不稳定问题也得到解决.我院1976年至2004年共收治颈椎结核病患者245例,其中实行内固定术35例,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凋亡细胞及活性核因子k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实验于2005-05/09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造模组30只。给予88%基础饲料+10%猪油+2%胆固醇;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对照组大鼠于8周后处死,造模组分别于8,12,16周处死,取肝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苦味酸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活性核因子kB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kBp65来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核因子kBp56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凋亡的相关性。 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造模组大鼠肝组织炎症、脂肪变程度逐渐加重,造模16周窦周出现轻度纤维化(P〈0.05)。②造模组12周、16周大鼠肝细胞凋亡细胞数和核因子kBp65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③活化的核因子kB与肝组织炎症、脂肪变及纤维化呈显著正相关(r=0.8491,0.6703,0.4237,P〈0.01,0.05);凋亡程度与炎症、脂肪变相关亦呈显著正相关(r=0.6286,0.5936,P〈0.01)。④核因子kBp56表达与凋亡存在明显相关关系(r=0.6412, P〈0.01)。 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中,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的增加明显相关,凋亡与核因子kBp65表达、疾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小肠脉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3岁,2005年8月出现柏油样黑便或暗红色血便,伴头晕、乏力,无腹痛、呕血、发热、消瘦.当地医院胃镜诊断浅表性胃炎,肠镜见结肠多发小息肉,予保护胃黏膜和结肠息肉摘除治疗后仍有黑便,粪隐血阳性.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每2~3个月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