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三苯氧胺(tamoxifen)作为第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被广泛地应用于激素敏感型乳腺癌的内分泌一线治疗。三苯氧胺耐药的发生严重限制了临床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用药面临的重大难题,明确其耐药机制对乳腺癌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体外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三苯氧胺耐药,探讨细胞产生三苯氧胺耐药时自噬水平的变化与MAPK家族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浓度递增筛选法诱导MCF-7细胞耐药,透射电镜观察MCF-7细胞与耐药细胞内的自噬泡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Ⅱ、ERK1/2、Phospho-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的三苯氧胺耐药细胞株TR5达到5μmol/L的耐药浓度。TR5细胞内的自噬泡数量与LC3Ⅱ表达量明显高于MCF-7细胞。ERK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在TR5中的磷酸化水平比MCF-7细胞高。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用亚甲蓝或联合亚甲蓝及同位素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价值及研究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6年7月期间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164例乳腺癌患者,单用亚甲蓝示踪剂组104例,活检前乳晕旁皮下注射亚甲蓝2ml;亚甲蓝和同位素联合示踪剂组60例,术前肿瘤周围实质中4点注射^99m锝-硫胶体2mCi/4ml,经淋巴显像,术中在γ探测仪引导下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前哨淋巴结总的检出率为97.0%(159/164),准确性为95.0%(151/159),假阴性率为14.0%(8/57);联合组检出率、准确率、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高于亚甲蓝组,联合组的假阴性率为8.7%(2/23),较亚甲蓝组17.7%的假阴性率为低(6/3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53)。亚甲蓝组平均每例检测出2.2枚前哨淋巴结,联合组为平均2.5枚(P=0.223)。前哨淋巴结数目≥3和〈3枚的患者假阴性率分别为0%和24.2%(8/33)(P=0.016)。联合组中发现73枚无蓝染仅有热点的前哨淋巴结,故同位素的应用将本组患者的检出率从85.0%(51/60)提高至98.3%(59/60),假阴性率从21.7%(5/23)降低至8.7% (2/23)。结论在取得一定经验的情况下,亚甲蓝示踪与联合染料、同位素示踪可获得相似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同位素示踪剂的应用对亚甲蓝示踪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前哨淋巴结检出越多,假阴性率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PCNA这两种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111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304例,取石蜡切片作p53、PCNA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指标的阳性率及无复发转移生存率。结果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53阳性比例69%(77/111),阴性31%(34/111),对照组P53阳性比例58%(177/304),阴性42%(127/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x2值4.254,P值0.039);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CNA阳性比例73%(82/111),阴性27%(29/111),对照组PCNA阳性比例76%(231/304),阴性24%(73/304),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x2值0.196,P值0.658)。又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了p53及PCNA阴性、阳性组间患者的无复发转移率,均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53突变型肿瘤在伴发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更常见,具有临床病理指标价值;在预后方面,尚未见到p53或PCNA具有预后因子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CK5/6 and CK17 express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triple-negative[ ER(-), PR(-), Her-2 (-) ] breast cancer. Methods 112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treated by surgery between 2000 and 2002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cases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proven to tripe-negative. Samples of 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 surgical specimeans were obtained for immuno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CK5/6 and CK17 expressio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gene express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the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112 tripe-negative patients, five-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was 73.2 % (82/112). The positive rate of both CK5/6 and CK17 was 21.4 % (24/112), either CK5/6 or CK17 postitive was 46.4% (52/112).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乳腺癌也不例外;对于糖尿病和乳腺癌的关系,许多研究提示糖尿病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目前对于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影响乳腺癌的预后的认识还无明确结论.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合并有2型糖尿病或高血压的乳腺癌患者(后者为对照组)之间的预后差异,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及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乳腺癌组的复发转移率19%,对照组复发转移率9.3%,两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伴有糖尿病、淋巴结状态及ER(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状态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淋巴结阳性亚组、ER阳性或阴性亚组及接受化疗组中均显示了显著预后价值,但在淋巴结阴性亚组及未接受化疗亚组中,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哲斌  吴炅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9):1357-1359
区域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重要的预后指标。大量资料表明同时伴有腋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以往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内乳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该区的放疗因对心脏的潜在毒性而存在广泛争议。然而近十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应用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内乳淋巴结转移的研究兴趣。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完善分期的基础上,指导辅助治疗,并且在辅助放疗的靶区选择上达到了充分的共识。本文阐述了内乳淋巴结转移及其在乳腺癌中的预后、分期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内乳前哨淋巴结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乳前哨淋巴结^99Tc^m-硫胶体(SC)显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显像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63例T1或T2期乳腺癌患者的内乳前哨淋巴结”^99Tc^m-显像资料,选取患者年龄、肿块所在乳腺(左或右)、肿块所在象限、病灶性质、瘤周注射钟点位置、注射显像剂体积、显像剂放射性活度及显像延时时限共8个影响因素,用SPSS 11.5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左乳较右乳(Wald值为27.71,P〈0.05)、内半乳腺较外半乳腺(Wald值为6.46,P=0.011)易出现内乳淋巴引流;瘤周3点注射法优于4点注射法(Wald值为11.57,P=0.001);每点0.5×10^-3L^99Tc^m-SC注射能取得较好的显像效果;在活度一体积组合中,活度不是关键性因素。年龄(Wald值为3.20,P=0.074)、病灶性质(Wald值为0.05,P=0.82)及显像延时时限(Wald值为0.69,P=0.41)对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无明显影响。结论在选取的8个因素中,肿块所在乳腺(左或右)、肿块所在象限、瘤周注射钟点位置、注射显像剂体积为影响内乳淋巴结显影的独立因素,年龄、病灶性质及延时时限与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受体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基底细胞角蛋白(CK5/6和CKl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受体三阴性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将112例原发灶石蜡切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CK5/6和CK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K5/6和CK17的表达.结果 全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3.2%(82/112).CK5/6和CK17均为阳性的患者占21.4%(24/112),CK5/6和(或)CK17阳性(即CKs阳性)者占46.4%(52/112).CK5/6、CK17和CKs阳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其对应的阴性患者(P=0.020,P=0.032,P=0.003);CK5/6和CKs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亦低于其对应的阴性患者(P=0.027,P=0.015).CKs阳性患者与CK5/6和CK17阴性(即CKs阴性)患者比较,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以及CK5/6的表达均为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月经状态为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5/6和CK17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以及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相关,且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并评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在中国早期乳腺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524例乳腺癌病人的病历资料,探索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利用MSKCC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计算每例病人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并以校正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在中国早期乳腺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病年龄、肿瘤原发灶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情况等因素与前哨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原发灶大小(OR1.429,95%CI1.142-1.788)和脉管情况(OR9.462,CI5.551-16.130)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值曲线和真实值曲线趋势相同,MSKCC模型的AUC为0.757。结论 MSKCC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应用于中国人群,作为术前评估工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共识与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但近30余年来,经全球100多项临床试验的证实,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杀灭亚临床微小转移灶,从而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辅助化疗方案的建议和指南均建立在大型临床试验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研究者采取不同的化疗药物、剂量、周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