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腰部不适半年伴疼痛1周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不适,未重视而未行治疗.入院前1周感左侧腰部胀痛,深呼吸及体位变化时加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大小便常规正常.查体:心肺无异常,左侧腹部压之不适,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化验检查:血红蛋白97 g/L,红细胞3.41×109/L,白细胞7.98×109/L,血小板104×109/L,凝血、血生化无异常.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25正常.腹部B超提示:胆囊壁欠光滑,脾下极增大.PET-CT检查提示:脾大,可见多发等密度及低密度病变,不同程度代谢增高伴囊性变(图1),考虑为恶性病变.于2012年5月9日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未分化肉瘤又称为未分化胚胎肉瘤或恶性间叶瘤,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层组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肉瘤成分所构成的混合型肿瘤[1],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腹膜后和下肢多见.肝脏原发性未分化肉瘤十分罕见.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13例肝未分化肉瘤患者的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对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术后发生胰瘘的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55例行术中125I粒子植入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胰瘘组患者和非胰瘘组患者,并分别从年龄、性别、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粒子植入位置、粒子植入数量、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应用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若两组间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 55例行125I粒子植入术的患者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9例发生术后胰瘘,胰瘘发生率为16.4%.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植入粒子数目、手术时间、围手术期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因素与术后胰瘘发生无相关性(P>0.05),术中125I粒子植入的位置及术后是否应用抑制胰液分泌药物与术后胰瘘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进一步分析,125I粒子植入的位置及术后是否应用抑制胰液分泌药物是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肿物位于胰头颈部或钩突部是术后发生胰瘘的的危险因素.术后应用生长抑素或醋酸奥曲肽等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可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经B超或CT证实为胰体尾部肿瘤行LDP的患者15例(保留脾脏3例)。结果 13例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2例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150(50-400)ml。1例发生胰漏,1例发生皮下气肿,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9.3(3-20)d。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LD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技术难度和器械费用限制了LDP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对于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肝脏切除联合动脉切除重建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的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15例中,肝右动脉与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5例,肝右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端端吻合3例,肝右动脉与肝左动脉端端吻合1例,肝右动脉与肝右动脉端端吻合1例,肝右后与肝右后端端吻合1例,肝固有动脉与门静脉端侧吻合3例,肝右动脉与门静脉端侧吻合1例,其中4例同时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本组根治性切除(R0切除)11例,非根治性切除(R1切除)4例。3例术后出现胆瘘,1例出现胆瘘合并腹腔内感染,1例出现腹腔内感染,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于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术后4例肿瘤复发,时间为6~26个月,平均复发期为17.5个月;其中1例(25%)为R0切除,3例(75%)为R1切除。术后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5.6%、78.6%、33.7%。结论对于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肝脏切除联合动脉切除重建,可提高根治切除率并可改善患者预后。熟练掌握血管吻合技巧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体尾切除术患者行Warshaw术式后长远期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84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保脾患者35例行Warshaw术式,23例行Kimura术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35例Warshaw术式患者,随访0.75 ~6.75年,中位随访时间2.6年.随访期间,失访2例,26例有近期影像学资料患者提示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脾梗死,发生率为19.2% (5/26),6例患者有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为23.1%(6/26).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脾脓肿、呕血等并发症,无再次手术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 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行Warshaw术式术后有增加长远期并发症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术后胃瘫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胃瘫虽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由于无有效治疗方法,给病人的身心和经济都造成很大的负担。国内外的胰腺外科医生也在积极提高手术方式以降低这种令人痛心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可能病因及目前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在救治严重肝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7月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救治46例严重肝脏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应用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40例,死亡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采用简单、有效的操作,使患者获得复苏的时间,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并有机会再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正确熟练掌握损伤控制性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可有效降低严重肝外伤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8 年1 月-2012 年1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4 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34) 与非手术组(n=10),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 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平均住院时间手术组32.7 d、非手术组45.6 d,平均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手术组19.8 d、非手术组27.1 d,平均住院总费用手术组12.8 万元、非手术组15.3 万元,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 结论 符合一定手术适应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择期行外科手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脏外伤并发腹腔感染的诊治方法,以期为肝脏外伤并发腹腔感染的预防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0年1月-2012年9月64例肝脏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行保守治疗,57例行手术治疗,均予预防性抗感染、保肝、营养等治疗方法.结果 64例患者中23例出现腹腔感染,感染率为35.9%,其中单纯性肝脏外伤患者无并发腹腔感染,合并胃肠道损伤的肝脏外伤患者中并发腹腔感染率为85.7%,AAST Ⅳ级患者中腹腔感染率为51.5%;共培养出病原菌41株,其中,位居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5株占36.6%、粪肠球菌10株占24.4%、屎肠球菌8株占19.5%;23例腹腔感染患者中,22例治愈,治愈率为95.65%.结论 复杂肝脏外伤尤其是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患者较易并发腹腔感染,采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微创手术、综合治疗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和治疗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