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肥胖和多囊卵巢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引起育龄期妇女排卵异常与不孕的常见疾病.抑制素B(inhibin B,.INHB)作为近年来受到重视的具有重要生殖调节作用的一种多肽,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INHB是主要由性腺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现已证实INHB可以调节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1].本研究通过检测INHB在PCOS患者血清、卵泡液及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PCOS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3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结果13例病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前壁下段有孕囊或混合性光团;其中7例首次B超检查并未提示瘢痕部位妊娠,误诊率为54%。10例曾行人流或清宫术,其中6例清宫术加用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5例成功,另1例因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13例患者中共有5例子宫全切除术,1例清宫后行子宫动脉栓塞,2例行宫颈局部病灶切除术。结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依靠B超检查,根据患者对保留生育要求、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处局部血流情况、包块大小、侵犯肌层深度选择治疗方式,早期诊断并及早处理为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下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从本院选取43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再选取43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血管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大脑前动脉搏动指数(ACA-PI)、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CA-Vm)4项TCD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CA)。结果:研究组MCA-IP、ACA-P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64,2.501;P0.05);两组MCA-Vm、ACA-Vm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评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78,-5.265,-4.609,-7.076,-2.033,-9.001,-6.254;P0.05)。对比两组的定向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CA-IP与MoCA呈线性相关,且为负相关,回归系数是-7.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5,P0.05);而ACA-PI和MoCA评分无相关性。结论:TCD下血流动力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呈负相关系,反映了动脉血管阻力及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茧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因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者812例,对其中发现腹茧症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中有6例为原发不孕,2例为继发不孕,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6例患者因子宫及附件被薄膜覆盖,并与肠管粘连紧密,无法分离,遂关腹。2例患者行双侧附件粘连分离及输卵管造口术。8例患者中1例失访,3例经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1例自然受孕,3例目前尚未孕。结论:腹茧症不孕多在手术中发现,因其属于输卵管不孕,可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其受孕成功率与一般患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表现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和卵泡液中脂联素水平及黄素化颗粒细胞脂联素、脂联素受体mRNA表达的差异,及其对卵子成熟和IVF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71例患者并分4组,第1组为肥胖PCOS组(BMI>24kg/m2)14例,第2组为正常体重PCOS组(BMI≤24kg/m2)22例,第3组为肥胖非PCOS组(BMI>24kg/m2)17例,第4组为正常体重非PCOS组(BMI≤24kg/m2)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采卵日血清和卵泡液中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脂联素、脂联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PCOS患者血清与卵泡液中脂联素及颗粒细胞脂联素受体水平与相应对照组无差异;肥胖患者(PCOS或非PCOS)中血清脂联素与颗粒细胞脂联素受体的表达低于正常体重者(P<0.05);4组卵泡液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血清含量(P<0.05)且两者显著相关(r=0.38,P<0.01);颗粒细胞内无脂联素mRNA的表达;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与BMI负相关(r=-0.394,P<0.05),与注射HCG日>14mm卵泡数正相关(r=0.381,P<0.05);妊娠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未妊娠者(P<0.05)。结论: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有脂联素受体mRNA的表达,但不表达脂联素mRNA;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与肥胖密切相关,与PCOS无明显相关性;采卵日血清中高水平脂联素可预示良好的IVF结局。  相似文献   
6.
余凡  李婷婷 《中国药事》2017,31(6):694-70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2008-2014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其合理使用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环酯红霉素、依托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麦迪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量、用药金额、限定日计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等指标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使用现状并预测未来使用趋势。结果:用药量排名前5的药物用药量之和超过整体用量的80%,分别为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罗红霉素及红霉素。14个品种中,除克拉霉素和麦迪霉素用药量逐年增长以外,其余12个品种使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尽管抗菌药物使用监管政策在短时间内起到限制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用量的作用,但仍需继续加强监管,以防出现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7.
胡毅娜  靳镭  余凡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02-3705
目的:通过检测以经控制性超排卵后(CO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与卵泡液抑制素B(INHB)水平,探讨INHB水平在PCOS患者的卵子发育和成熟中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IN-HB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VF周期中71例患者采卵日卵泡液及血清中INHB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采卵日生殖激素水平,分析其与妊娠结局包括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的相关性及意义。结果:PCOS肥胖组及对照肥胖组卵泡液中INHB水平均低于PCOS非肥胖组(P<0.05),PCOS患者中,妊娠者卵泡液中INHB含量高于未妊娠者,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液INHB水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INHB与血清FSH、E2、P、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获卵数、受精数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未发现相关性。结论:PCOS患者体内较高水平的INHB提示INHB可能参与了PCOS发病机制的某些环节,最终导致PCOS排卵障碍的发生,INHB水平的降低可能会影响卵子的回收,而影响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余凡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20):16-16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sequenceAntimjcrobi81 Therapy,SAT)通常是指治疗严重的疾病时,初期采用静脉内给药,当病人的病情改善后,迅速转换为口服抗菌药物,代替胃肠外给药方式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霰粒肿(睑板腺囊肿,Chalazion)中医称为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霰粒肿会导致一些眼局部症状,如眼部刺激、炎症和影响外观美容,大的病变能够导致上睑下垂甚至角膜散光。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年人,可能与该年龄阶段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早期多予保守治疗(热敷),影响外观和视力时可行切开刮除引流术,但本病常反复发作,为手术所不及。因此,在日常门诊工作中,采用自血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肉芽肿性唇炎。患者女,74岁。下唇部左侧及下颌部红肿3年,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下唇部左侧及下颌部可见水肿性紫红色斑块,触之有浸润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表皮突消失,真皮内结节状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可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血管数目增多,管壁增厚,伴有内皮细胞肿胀。诊断:肉芽肿性唇炎。治疗: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每月1次,共2次,皮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