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用作口腔手术患者术前药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ASAⅠ~Ⅱ择期全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和阿托品组(Ⅱ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三角肌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和阿托品0.01mg/kg,观察注药后10、20和30min的血压、心率。结果Ⅰ组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注药20min后心率明显增快(P<0.05),而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不影响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患者病情复杂,常合并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组织水肿、重要器官功能异常等症状,这就给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带来了挑战[1]。严重尿毒症全麻病例少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于2012-01-31以"口内上腭1  相似文献   
3.
应用库尔特计数仪来分析检验医疗器械产品与药品包装材料中的微粒,介绍了检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推广库尔特计数仪来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在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血路生产中常引入化学粘合剂,其残留量如不加以控制,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分析了在行业标准中增加化学粘合剂残留量检测的必要性,并结合常用化学粘合剂的特性和毒性,探讨粘合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10作用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三组,内毒素组(L组)、异丙酚 内毒素组(P组)和对照组(C组)。L组股静脉注入内毒素(LPS)8mg/kg,后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ml·kg-1·h-1;P组股静脉注入LPS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0mg/kg,随后以10mg·kg-1·h-1维持;C组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注射LPS后60、120、180、240min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L组血清中TNF-α、IL-1β及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1),P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L组(P<0.01)。结论异丙酚可显著抑制内毒素血症时TNF-α、IL-1β及IL-10的水平,减轻内毒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空心纤维透析器中的二甲基乙酰胺残留量的方法.通过模拟临床中空心纤维透析器的使用过程,使用毛细管色谱柱,外标法峰面积定量,优化了气相色谱法的测试条件,系统分析了该有机化合物在空心纤维透析器中的残留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沈阳地区不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围术期用血状况,以了解血液保护取得的临床疗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本院行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且在围术期接受输血患者共421名,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种类不同年份临床输血趋势。结果 6年来红细胞悬液输入量随输血手术例数逐年增多而增多。红细胞悬液的平均输入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比2005年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增加0.66 U。红细胞悬液输入量的变化趋势与输血手术例数呈明显相关性P<0.05;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的变化趋势与输血手术例数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保护工作在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围术期红细胞悬液输入中有一定成效,但对于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的合理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中空纤维透析器是血液净化透析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超滤率和清除率是评价透析器治疗效果的两大性能指标。本文使用膜面积相等、同为高通量的三种不同材料透析器(三醋酸纤维透析器、聚醚砜透析器与聚砜透析器)作为实验材料,测试并比较三种材料透析器对小分子代表物质(尿素、肌酐)和中分子代表物质(磷酸盐、维生素B,2)的清除率,以及血液流率与清除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对透析器的临床使用及国内透析器制备行业的发展等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手术补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均择期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治疗,游离组织瓣修复缺损.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中分别输入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乳酸林格液进行补液.在麻醉诱导前(T1)、血管吻合前(T2)和血管吻合后即刻(T3)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酸碱度(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二氧化碳总含量(TCO2)、碱剩余(BE)、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电解质(Na+、K+、Ca2+)、血糖和乳酸等指标,并进行各时点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 与T1时点比较,两组患者术中BE均明显降低,PaO2均明显增高(P<0.05);血糖浓度和乳酸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其他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在T3时点B组BE值比A组降低更明显(P<0.05),A组血糖浓度比B组高(P< 0.05);在T2、T3时点B组乳酸浓度比A组高(P<0.05).结论 在长时间的大手术中输入大量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且比乳酸林格液对乳酸的影响更低,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硕通镜治疗合并尿路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9月对39例合并尿路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硕通镜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6±13.8)岁,结石位于L2以上20例,位于L2~L4 19例,结石最大直径0.7~2.4 cm,平均(1.42±0.76) cm;肾积水范围约0.7~4.3 cm,平均(1.78±1.06) cm;结石CT值660~1 349 HU,平均(941.35±256.31)HU;尿液镜检白细胞++~++++,平均+++;术前血清降钙素原(PCT)0.062~1.268μg/L,C-反应蛋白(CRP)2.36~26.68 mg/L。39例患者均根据术前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统计其一期置鞘成功率,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PCT、CRP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6例均顺利置入镜鞘成功率92.3%(36/39),2例置鞘失败改行2期硕通镜治疗,1例置鞘失败改为经皮肾镜;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72.11±40.81)min;一期结石清除率94.9%(37/39);术后住院时间4~10 d,平均(6.94±3.15)d;术后PCT 0.028~0.562μg/L,中位PCT 0.06μg/L;CRP 1.89~19.01 mg/L,中位CRP 5.20 mg/L;39例其中1例(2.6%)发生输尿管黏膜损伤,2例(5.1%)术后发热,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结论:硕通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且结石清除率高,硕通镜有可能作为治疗合并尿路感染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