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18 F-FDG SPECT/CT)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行18F-FDG SPECT/CT显像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18 F-FDG SPECT/CT显像结果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 SPEC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率较高,SPECT/CT肺癌原发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9.6% (103/115),80.0% (24/30),94.5% (103/109),66.7% (24/36)和87.6% (127/14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90年3月至1995年3月对晚期癌症合并癌性胸、腹水患者,采用穿刺抽吸胸、腹水后腔内注射白细胞介素一2(IL-2)加5一氟减呼陡(5-FU),现报告如下。l资料本组26例患者均于胸、腹水中查到癌细胞而确诊为癌性积液(18例为血性积液)。癌性胸水11例,癌性腹水15例;男9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对照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以及1年后的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的术后镇痛时间为(5.4±1.3)d/术后住院时间时间为(13.5±5.6)d/术后胸腔引流量为(403.4±87.4)mL/术中出血量为(160.3±39.2)mL/切口长度为(21.6±5.5)cm;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时间为(3.5±1.2)d/术后住院时间时间为(7.0±2.1)d/术后胸腔引流量为(231.2±44.3)mL/术中出血量为(96.3±31.3)mL/切口长度为(4.7±2.4)cm.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数目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到了6.9%的1年复发率/100.0%的1年生存率,观察组达到了8.6%的1年复发率/100.0%的1年生存率,观察组患者1年后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疗效好,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创伤,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微创手术是21世纪外科发展的主要趋势,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胸部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胸部肿瘤的重要手段.全胸腔镜下肺良性肿物楔形切除术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成为治疗肺良性肿物的新型手术方式.目前在国内大医院已成熟开展,但在基层医院开展尚不理想.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外科理念的逐渐成熟,微创外科医生逐渐将"学习曲线"这一概念引用到微创手术中,用以描述和指导微创手术的开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CT仿真内镜在颈段气管断裂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6例颈段气管断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气管CT仿真内镜在术前病情评估及追踪术后恢复情况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后呼吸、发声、吞咽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术后仍有声音嘶哑。结论:气管CT仿真内镜有助于颈段气管断裂伤的早期诊断,还能明确气管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帮助术前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亦可追踪术后恢复情况,避免气管狭窄。  相似文献   
6.
自 198 5年 2月至 1995年 6月 ,我科共收治Ⅰ、Ⅱ期乳腺癌 86例 ,采用了乳房切除并部分腋淋巴结清除术 ,并与根治术进行回顾性分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86例 ,年龄 2 4~ 70岁 ,中位年龄 45岁。通过术前穿刺细胞学、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除术组 (MAD组 ) 35例 ,根治术组 (RM组 ) 5 1例。MAD组清除腋下群或腋中群即胸小肌后淋巴结、RM组 2 0例行Halsted根治术 ,31例采用Auchincloss仿根治术 (保留胸大、小肌及内外侧胸神经 ) ,腋淋巴结清除范围为腋下、中群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40例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肺大疱切除术及胸膜固定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90~180 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12 d,住院时间8~20 d;术后肺漏气2例,复张性肺水肿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用1%亚甲蓝染色方法对70例乳腺癌病人术中行SLNB,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与病人的年龄、乳房大小以及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1)SLN检出率90%,假阴性率10.4%,准确率87.5%。(2)SLN位于腋下群为90%,腋中群10%。(3)肿瘤位于外侧象限者,SLN位于腋下群为82.2%,位于腋中群为17.8%;肿瘤位于内侧象限者,SLN位于腋下群为66.7%,位于腋中群为3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SLN检出率为95.7%,位于内侧者检出率81.8%(P〈0.05)。(5)肿瘤位于乳房内侧象限SLN假阴性率为5.6%,位于外侧者为11.1%(P〈0.05)。结论〉90%乳腺癌SLN位于腋下群,尤其是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者。乳房内侧乳腺癌有相当部分的SLN位于腋中群;SLN假阴性多见于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者。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但临床上见到多为中晚期病例 ,术后出现腹腔内转移、复发和肝转移的比例较高 ,5年生存率低 ,约 2 5 %~35 % [1 ] ,如何降低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及肝转移发生率、提高患者的 5年生存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自 1992年 3月~ 1997年 5月共收治结、直肠癌患者 15 6例 ,术后采用静脉路单纯化疗和静脉路加腹腔化疗的综合化疗 ,现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6例 ,男性 116例 ,女性 4 0例 ,中位年龄 4 8岁 (2 8~ 73岁 )。直肠癌 10 6例 ,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