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4岁。因运动时致左肘关节肿痛、活动受限 1小时急诊入院。检查 :左肘关节肿胀 ,畸形 ,肘前偏尺侧有长 2 cm裂口 ,出血 ,桡尺动脉搏动消失 ,末梢血运差 ,皮温低 ,手掌桡侧半感觉减退。X线示左肘关节后脱位 ,桡偏。诊断 :左肘关节脱位并肱动脉损伤 ,正中神经挫伤。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肱动脉探查术 ,术中见肱动脉栓塞长约 5cm,肱静脉断裂 ,正中神经挫伤 ,肱二头肌肌腱、肱肌断裂 ,屈肌总腱部分撕裂 ,尺侧关节囊撕裂 ,肱骨滑车裸露。复位 ,修复关节囊、肌肉和肌腱。纵切栓塞段动脉 ,见血管内膜多处断裂卷曲阻塞管腔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期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开放性复杂Pilon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开放性复杂Pilon骨折56例,全部采用一期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搜集术后皮瓣和软组织愈合情况、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无创面软组织感染缺血等并发症发生.Helfer评分,优22例,良21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达到了76.8%.结论 一期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严重开放性Pilon骨折可同时处理骨折复位固定、骨缺损及软组织覆盖等问题,具有操作简单、预防感染明显、骨折愈合率高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岗位定期轮换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护理人员岗位定期轮换。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意识及能力,也是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办法。结论医院实施岗位定期轮换,有助于缓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维护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何宏生  李鹏  陈琴华 《医药导报》2011,30(5):651-652
目的建立白术饮片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ssil C18反相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 水(70:30);流速:0.8 mL•min 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白术内酯Ⅰ在5~50 μg•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1 002X+8 043,r=0.990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25%,RSD=0.90%。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结果可靠,可作为白术饮片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内置式胆囊牵引器来获得良好的胆囊三角区的显露。方法 自行设计研制成一组内置式胆囊牵引器械,并随机在4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观察其对胆囊三角暴露的效果。结果 49例手术中48例手术获得良好的胆囊三角区的暴露,1例因粘连紧密而改用四孔法完成手术。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内置式胆囊牵引器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和手术顺利进行,其应用过程中无副损伤和并发症,并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6.
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医患纠纷此起彼伏,需要修改制定《医疗损害责任法》;应该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允许建立民间医疗事故鉴定组织,修改赔偿标准,对医患纠纷处理情况进行公示,实行医院院长医疗事故问责制,强调卫生行政部门的责任,防范和减少医惠纠纷发生,公平公正处理纠纷,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一种小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撕脱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2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下复位固定手术.其中15例骨折复位后钢丝固定,4例用双股2号聚乙烯缝线固定,3例可吸收螺钉固定.对骨缺失影响交叉韧带长度者予以植骨.结果 19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X线及CT检查提示骨折愈合良好.采用Lysholm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前为20~30分,术后为92~100分.关节活动度与对侧相比基本恢复正常.19例均恢复伤前的运动水平(非专业运动).结论 小切口行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曾开平  何宏生  田浩  金蔚 《四川医学》2001,22(1):116-117
1 病例报告例1,男,21岁。因4000V高压电击伤头部、左臀及右大小腿外侧入院,均为度焦痂创面,头部深达颅骨外板,总面积约8%,入院后抗炎治疗的同时,创面外涂SD-Ag,伤后第7天行左臀焦痂切除、同侧巨大阔筋膜张肌皮瓣(28cm×25cm)转移术,皮瓣逆时针旋转120°,远端超过骶骨中线,术后皮瓣远端坏死约1.5cm,经修整后左臀丰满、耐磨。伤后17天行右下肢切痂植皮术。伤后30天行头皮扩张器植入术,分别植入220ml及140ml扩张器各1个,注水扩张1月后行扩张器期术,术中切除肉芽及边缘疤痕12cm×11cm,易位皮瓣转移后,创面全部消灭。86天出院,头发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一组严重创伤患者生命体征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活性、血糖(GLU)等指标的动态观察,探讨骨折确定性手术的时机。方法本组患者入院后评定ISS得分,将ISS≥16分(16~40分)者纳入观察对象,动态观察血压(BP)、呼吸(R)、体温(T)、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标,并于伤后1、3、7、14d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RP、CK、CKMB、GLU等指标浓度。于生命体征平稳、CRP、CK、CKMB、GLU等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1~2d后行确定性骨折手术。结果本组29例均得到随访,其中8例电话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损害控制性手术控制了绝大部分患者的出血和污染,纠正了休克。确定性手术后恢复良好。10例(12处)开放性和13例(24处)闭合性骨折行内固定肢体均无术后切口感染。结论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CPR、CK、CKMB、GLU等指标持续下降或接近正常值可作为决定骨折确定性手术时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