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相关性,探讨NGAL联合NLR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非MS(Non?MS)组及MS组各60例,所有研究对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NGAL、NLR、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MS组血清NGAL水平高于Non?MS组(P < 0.01)。NGAL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HOMA?IR、NL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mtein cholesterin,HDL?C)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呈负相关(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血清NGAL及NLR水平升高,MS的发病风险呈上升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NGAL联合NLR预测M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3(95%CI:0.592~0.765),优于单用NGAL(AUC=0.664,95%CI:0.573~0.748)]NLR(AUC=0.598,95%CI:0.505~0.687)(P<0.01)。结论:MS患者NGAL水平与NLR呈正相关,NGAL联合NLR预测MS优于单独使用NGAL及NL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CDA)治疗跳跃型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建立正常人颈椎(C2~7)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与既往研究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择C3/C4和C5/C6建立节段跳跃ACDF(Zero-P系统)、跳跃CDA(Prestige-LP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3月行单节段CD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0例CS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分为早期干预组(59例,术前症状持续时间<24个月)和晚期干预组(31例,术前症状持续时间≥24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吸烟状况、手术节段及术前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曲度(cervical lordosis,CL)、C2~C7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置换节段角(disc angle,DA)、置换节段ROM(disc ROM,DROM)、置换节段间隙高度(disc intervertebral height,DIH)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早期干预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略高于晚期干预组(P<0.05)。记录并比较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基化结合蛋白2 (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 MeCP2)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MeCP2在PANC1、PaTu8988、SW1990 3种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将干扰质粒shMeCP2(实验组)与对照质粒shEGFP(对照组)分别转入PANC1细胞中,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MeCP2在3种胰腺癌细胞中差异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ANC1细胞中MeCP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分别为6.58,8.42,P均<0.05);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克隆形成数及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下调MeCP2表达可降低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Hybrid手术中骨性融合与异位骨化(HO)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颈椎前路Hybrid手术治疗的51例连续双节段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超过3年。其中32例发生HO(HO组),19例未发生HO(非HO组)。比较2组临床一般资料、影像学参数、疗效评价指标等。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和术后血钙、术前和术后血磷、术前和术后碱性磷酸酶、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时HO组融合率明显高于非H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颈椎整体曲度均增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HO组C2~7活动度(ROM)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HO组C2~7 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HO组置换节段ROM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HO组置换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置换节段前凸角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颈椎前路Hybrid术后融合节段的骨性融合与置换节段HO存在联系。融合节段骨性融合越早,置换节段越容易发生HO。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