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异丙酚作为一种短效、快速的静脉全麻药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同时,作为一种镇静-催眠药,它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对记忆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干扰。探讨异丙酚对记忆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确定其是否会对患者记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还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全身麻醉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当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及梅毒等疾病时传播风险明显增大,需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检测。为了解我市乙型肝炎患者重叠丙型肝炎及梅毒发生情况,笔者对我院收集的364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诊治乙型肝炎患者364例,其中男性196例,女性168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支气管超声引导内镜针吸活检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支气管超声引导内镜针吸活检术患者69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5~71岁,体重41~ 83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23),Ⅰ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4μg/ml,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ml;Ⅱ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4μg/m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 ng/ml;Ⅲ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0.3 ~ 0.4 μg/m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n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0 ~40 mm Hg.术中维持BIS值40~60.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佩尔地平、麻黄碱、阿托品和艾司洛尔)使用情况、呛咳发生情况、苏醒时间、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毕即刻和术后24h,采集股静脉血样,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呛咳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缩短,Ⅲ组血管活性药使用率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降低(P<0.05).与Ⅰ组和Ⅱ组比较,Ⅲ组术毕时血浆皮质醇浓度降低(P<0.05);Ⅰ组和Ⅱ组间各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0.3~0.4 μg/ml)复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ng/ml)用于支气管超声引导内镜针吸活检术的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刘杰  任瑜  陈月  刘菁  向勤  杨琴 《解剖学报》2020,51(3):320-325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OGD/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150 min,复氧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白藜芦醇预处理24 h组。细胞计数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硫代巴比妥酸(TBA)和水溶性四唑盐(WST-1)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移位,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法检测CD20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苯醌还原酶(NQ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 结果 OGD/R损伤后,白藜芦醇组细胞活力、SOD活力、CD206、Nrf2、HO-1、NQO1蛋白或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3),而MDA含量和iNOS蛋白或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3),白藜芦醇组Nrf2 蛋白较对照组明显移位到细胞核。 结论 白藜芦醇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Nrf2的激活,调控M1/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从而减轻OGD/R后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中空硫化铜纳米酶脂质复合载体CuS@LIP 并探讨其联合激光照射杀伤黑色素瘤B6-F10 细胞的效果与机制。方法:构建(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丙烷(氯盐)(DOTAP)阳离子脂质体包被硫化铜纳米载体CuS@LIP,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CuS与CuS@LIP在1 064 nm激光照射下的光热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H2O2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催化活性检测体系检测CuS@LIP 的类过氧化物活性;用系列质量浓度梯度的CuS、CuS@LIP在有/无激光条件下分别处理B16-F10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Calcein-AM/PI 染色法、Annexin Ⅴ-FITC/PI 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0 μg/mL CuS 或CuS@LIP 在激光照射或非激光照射条件下对B16-F10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的CuS@LIP 的平均粒径为(178.23±6.46)nm,平均Zeta 电位为(20.47±0.93)mV;在激光照射下,80 μg/mL CuS@LIP 最高温度可达65.4 ℃,比单纯CuS 的63.4 ℃更高;经3个激光开关周期测试,CuS@LIP 终点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此外,CuS@LIP 与CuS 具有相同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低于20 μg/mL的CuS@LIP在体外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联合激光照射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29.76±3.60)% vs(87.95±8.18)%,P<0.000 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19.34±4.41)% vs(13.36±0.86)%,P<0.01]。结论:制备的CuS@LIP 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理化性质、良好的光热性能和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其与激光照射联合后显示出更优异的杀伤B16-F10细胞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过程中,维库溴铵对脑电熵指数——状态熵(AE)和反应熵(RE)以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ASAⅠ级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n=15):Ⅰ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3、0.06、0.12 mg/kg。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当效应室浓度(CE)达到3.5μg/ml时,按组别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或等容积生理盐水,5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行气管插管,观察5 min后将Ⅰ组、Ⅱ组、Ⅲ组维库溴铵剂量补足到0.12 mg/kg。记录诱导前即刻、CE达到3.5μg/ml、注射维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后1、2、3、4、5 min、气管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3、5 min的RE、AE、BIS、HR和MAP。结果与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前即刻比较,4组静脉注射后各时点RE、SE、BIS、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静脉注射前后RE、SE、BIS、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前即刻比较,4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min时RE、SE、BIS、HR和MAP均升高(P<0.05或0.01);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Ⅳ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 min RE、SE和BIS降低(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深度镇静且无伤害性刺激时,维库溴铵对脑电熵指数和BIS无影响;存在伤害性刺激时(如气管插管),即使小剂量(0.03 mg/kg)的维库溴铵也可降低脑电熵指数和BIS的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7.
美国药品说明书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解读美国FDA对药品说明书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和规范宗旨,为我国药品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搜集查阅美国现行药品说明书相关法律法规,考察美国药品说明书的管理模式。结果美国对药品说明书实行分类管理,重点在于监管药品说明书的格式和内容。结论我国应逐步强化药品说明书的管理,发展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出台更加科学权威的指导规范,为企业药品标识撰写和修订提供依据,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全凭静脉麻醉及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的影响。方法:400例择期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00)和对照组(n=200),分别于术前30min静脉注射0.01mg/kg PHC或等容量的0.9%氯化钠液。采用改良Brice interview问卷调查方式,在术后2~6h和24~48h分别进行2次随访,调查并记录患者主诉情况。由对分组不知情的3位麻醉医师分别独立判断是否发生术中知晓,至少有2位同时认定才能确认为术中知晓。结果:研究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为0%(0/200),对照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为2.5%(5/2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可以减少全麻乳腺癌手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双侧基底外侧杏仁核(BLA)脑区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对丙泊酚遗忘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S+S组,双侧BLA注射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S+P组,双侧BLA注射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25 mg/k...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近年来FDA批准上市的药品,为我国药品的研发和审批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美国上市药品的数量变化、重点治疗领域和审评时限变化。结果与结论近年来FDA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呈增加趋势,对孤儿药、儿科药、肿瘤疾病、神经及精神疾病等治疗领域重视度增加,审评时限逐渐缩短。我国可以参考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药品,改进药品审批政策,从而促进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