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联合LCBDE)与内镜乳头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联合LC)治疗老年患者(≥65岁)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2月,胆总管直径≥8mm且既往未接受乳头括约肌切开、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的11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联合LCBDE组47例,先行LC,确认胆总管后行LCBDE,结石取净后胆道镜检查胆道系统以确认有无结石残留;EST联合LC组63例,十二指肠镜确认十二指肠乳头,常规ERCP进一步明确诊断后行EST,取石后鼻胆管引流2—5d后行LC。对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及单次治疗成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随访。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单次治疗成功率Lc联合LCBDE组显著高于EST联合LC组[87.2%(41/47)vs.68.3%(43/63),z。=5.372,P=0.020]。所有病例随访1—3年,平均2.1年,未出现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B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LC联合LCBDE和EST联合LC都是治疗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在减少治疗次数方面,LC联合LCBDE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宋爱莉  李湘奇  杨毅  孙贻安  任旋磊 《中国药房》2006,17(22):1692-1694
目的研究外用中药制剂乳宁霜的抗炎、镇痛及改善微循环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散结乳癖贴膏组和乳宁霜低、高剂量组,通过外涂给药方式,分别考察乳宁霜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琼脂性慢性肉芽肿炎症的改善作用;采用灌胃给药或外涂给药方式,以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考察乳宁霜的镇痛作用及抗垂体后叶素致微循环障碍的拮抗作用。结果乳宁霜高、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6·2%和43·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乳宁霜能减少琼脂所致大鼠慢性肉芽肿的生成(P<0·01),且效果明显好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乳宁霜高、低剂量均能延迟小鼠注射醋酸后疼痛出现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内动物疼痛反应次数,并提高热板法致痛的痛阈,与对照组和散结乳癖贴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宁霜高、低剂量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小鼠尾部微循环血流量减少率分别为38%和3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宁霜具有显著的抗急、慢性炎症和镇痛、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探讨乳宁霜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选用SPF级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及乳宁霜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分别涂抹三苯氧胺软膏、散结乳癖贴膏、不同剂量乳宁霜予以治疗,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不用药。观察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变化。结果单纯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P<0.05或P<0.01),乳房微循环灌注量减少(P<0.01);乳宁霜各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和压积及微循环灌注量均基本回复到空白对照组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乳宁霜可改变乳腺增生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口服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本病以乳房单发肿块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应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本病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并可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赵宏峰  任旋磊  周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35-2736
目的:探讨电子胆管镜在肝胆管术后残留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应用电子胆管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167例,采用“循洞而进,见石即取,先易后难,化整为散”的原则进行操作.结果:98例1次取净全部结石,31例2次取净结石,38例3次以上取石.4例未完全取净,结石取净率达97.0%.术后出现发热37例,腹泻21例,T管放置不到位7例,胆管出血7例,窦道破裂致胆汁腹膜炎1例.结论:电子胆管镜治疗肝胆管术后残留结石,可明显降低残石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赵宏峰  王宇  任旋磊  周杰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745-1747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移植供肝切取过程中不同方法对供肝质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3组,即标准法组(A组)、快速法组(B组)和改良快速法组(C组),每组各行20对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术中资料和术后3周存活率及冷灌洗后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在供肝切取手术时间上C组明显较A、B两组为短(P<0.05),其术后3周存活率也高于A组(P<0.05)。光镜下C组与A、B两组相比肝窦内未见红细胞。结论:标准法和快速法适合于刚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单位,为提高供肝质量、改善术后存活率应选择改良快速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胆道系统不同部位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以及胆管周围血管丛构筑形式的不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差异.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1 h组),Ⅲ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2 h组).对肝门部胆管、胆总管近端及小叶间胆管的上皮细胞行凋亡(TUNEL法)检测、病理形态学评分和超微结构的定量分析.结果 Ⅱ组的细胞凋亡及病理形态评分在胆总管近端与小叶间胆管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门部损伤较重(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V)及微绒毛面积密度(AMv)比较在肝门部最重,胆总管近端最轻(P<0.05).在Ⅲ组以上各指标都表现为肝门部最重,小叶间胆管次之,胆总管近端最轻(P<0.05).结论 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以及周围血管丛不同部位构筑形式的不同导致了胆道系统各部位损伤程度的差异.该结果为解释肝门部胆管狭窄高发率的临床表现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胆总管近端损伤最轻这一结果提示,在临床肝移植中,应尽量以胆总管近端作为最佳吻合部位.  相似文献   
8.
背景:据报道,供肝的热缺血、冷保存时间过长都可导致移植肝产生"毒性胆汁",并进而损伤胆道,然而胆道相对热缺血是否也会引起胆汁成分改变,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观察胆道相对热缺血对大鼠移植肝分泌的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浓度的影响及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用SD大鼠32只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Ⅰ组为假手术组,只游离肝脏,不进行肝脏冷灌注;Ⅱ、Ⅲ、Ⅳ组的胆道相对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30,60 min,即分别在门静脉开放后0,30和60 min时开放肝动脉.采用循环酶法测定术后胆汁中总胆盐浓度,酶比色法测定磷脂浓度.取肝门部胆管,光镜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胆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及结论: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31只.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可以引起移植肝分泌的胆汁成分改变,表现为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升高,胆汁毒性增加,这种改变与相对热缺血时间呈正相关,相对热缺血时间越长,胆汁成分改变越明显;而且与胆道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呈密切正相关,说明胆汁成分改变是相对热缺血导致胆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经穴输氧是祖国医学的针灸经络理论及现代的氧疗理论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1].笔者采用本疗法治疗脑出血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治疗后患者血液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降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的可行性、安全性。方 法 采用LPD 治疗胰头或十二指肠肿瘤患者6 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短期疗效。结果 6 例手术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380.5±38.1)min;出血量(241.7±189.3)ml;清扫淋巴结(15.3±2.8)枚;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5±1.0)d;术后住院(14.0±5.7)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其中轻度胰漏1例,肺炎1例;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LPD 安全、可行,能达到胰头或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