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清胰Ⅱ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B组各24只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C组8只开腹后仅翻动肠管。A组造模清醒后予以清胰Ⅱ号灌胃1次/6 h,共4次。造模后6、12、24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光镜观察胰腺组织并行病理评分。结果 B组各时点血清HMGB1较C组升高(P均<0.01),胰腺病理评分增加(P均<0.01)。A组与B组同时点相比,血清HMGB1下降(P均<0.05),胰腺病理评分降低(P均<0.05)。结论 中药制剂清胰Ⅱ号能够降低血清HMGB1水平,从而降低胰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胰Ⅱ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道免疫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AP模型组(SAP组)、SAP模型+清胰Ⅱ号治疗组(清胰Ⅱ号组)、SAP模型+阳性药物对照组(谷氨酰胺组),其中假手术组8只,其余组各24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的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清胰Ⅱ号组与谷氨酰胺组术后分别用清胰Ⅱ号(10mL/kg,1次/6h)和谷氨酰胺灌胃(0.15g/100g,1次/6h)灌胃,另两组以相同的方式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除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6h采集标本外,其余各组均分别在术后6、12、24h各取8只大鼠采集标本,观察胰腺与回肠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10浓度;RT-PCR检测回肠组织HMGB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回肠Peyer结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胰腺与回肠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且逐渐加重,但两个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胰腺与回肠组织损伤程度均轻于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术后血清IL-1、IL-10水平、回肠HMGB1m RNA表达量均明显逐渐升高(均P0.05),但两个治疗组IL-1、IL-10的升高幅度均低于SAP组(均P0.05);其余各组术后回肠组织CD3~+、CD4~+、CD8~+T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在SAP组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在两个治疗组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两个治疗组各时间点的各T细胞的凋亡率均小于SAP组(均P0.05)。两个治疗组间同时间点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清胰Ⅱ号可减轻SAP时肠道免疫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回肠HMGB1表达,减少T淋巴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接受电场治疗的皮肤护理经验。护士进行皮肤预防性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皮肤评估和准备、传感器的使用与更换;及时做好皮肤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包括头皮皮炎、溃疡及感染;做好详实的出院指导及随访。该组5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农民,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3d入院,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1年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生吃凉拌菜、饮生水习惯,曾到沿海多省务工.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0/90 mmHg(1 mmHg =0.133 kPa).急性痛苦病容,屈曲位,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体征阴性;腹平,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壁无静脉曲张,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s,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病迅速,病情危急,发展迅速。尽管近年来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其死亡率仍高达36%~50%[1]。研究表明在SAP的病情进展中,肠道最易受到损害[2,3],肠道受损容易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e barrier functional disturbance,IBFD),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内细菌移位(bac-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琥珀酸美托洛尔( MS)缓释微丸处方工艺。方法采用蔗糖丸芯,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模型药物MS为致孔剂,通过流化床底喷工艺制备MS缓释微丸。以致孔剂比例和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自变量),微丸1,4,8,12,16 h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因变量),采用两因素五水平星点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进行数学方程拟合并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工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结论数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二项式方程拟合度较高。根据效应面优化的最佳自变量范围可知,致孔剂比例为16%~18%,包衣增重为20%~25%。优化的缓释微丸药物释放度1 h达到9.15%,消除了释放初期的迟滞相,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良好的缓释作用。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MS缓释微丸处方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