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的术前定位指征。方法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2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2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切除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男95例、女97例,平均年龄(56.47±11.79)岁。所有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按术前是否予以定位,分为定位组(n=97)和不定位组(n=95);定位组按磨玻璃实质不同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O)组(n=23),混合磨玻璃结节(mGGO)组(n=74);未定位组分为pGGO组(n=14),mGGO组(n=81)。各个组又根据结节大小及与胸膜距离与能否探查及结节,得出相应的线性函数。结果术前行亚甲蓝定位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不定位组手术时间。在散点图中描绘结节相对应直径和深度及能否探及到的坐标点,并对所有坐标点进行线性回归得出的线性函数[深度=0.648×直径–1.446(单位为mm)]可作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pGGO节术前定位的指征;线性函数[深度=0.5595×直径ᒰ0.56(单位为mm)]可作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mGGO术前定位的指征。结论结果提示该方程可作为临床周围肺磨玻璃结节的术前定位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数字化引流系统(digital drainage system,DDS)在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的不同引流装置分为DDS组和常规组(术后采用传统单胸腔引流管装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内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纳入患者170例,其中男76例、女94例,平均年龄(61.8±8.7)岁。DDS组术后拔管时间[5.53(6.00,7.00)d vs.6.36(6.00,8.00)d,Z=–2.467,P=0.014]、术后住院时间[7.80(8.00,10.00)d vs. 8.94(9.00,10.00)d,Z=–2.364,P=0.018]短于常规组。对于术后出现持续性肺漏气患者,DDS组术后拔管时间(Z=–2.786,P=0.005)和术后住院时间(Z=–2.862,P=0.003)比常规组更短。结论 DDS有利于机器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器人肺叶袖式切除成形及支气管成形术的可行性,并总结其质量控制及技术流程管理体会。方法2018年1~12月我院共完成机器人肺叶袖式切除成形及支气管成形手术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6.6(39~75)岁。右肺上叶2例,右肺中叶1例,左肺下叶2例。手术入路同机器人肺叶切除术的手术切口。术中首先充分游离叶裂,清扫所有纵隔肿大淋巴结,解剖肺门,裸化肺动静脉血管和支气管,处理肺血管,显露主支气管后,在病变远端切断支气管,袖式切除病变所在肺叶(含病变),切除近远端支气管均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证实支气管切缘阴性后,以3-0 Prolene线自后壁连续缝合吻合支气管,吻合结束后膨肺试验无漏气,吻合口不再做包裹。结果手术时间147.4(100~192)min,其中支气管吻合时间17.6(14~25)min,术中出血量60.0(20~100)mL,清扫淋巴结数量20(9~37)枚;病理类型:鳞癌3例,腺癌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所有患者术中支气管残端冰冻病理结果均为阴性。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吻合口通畅。术后住院时间为10.8(7~14)d。随访6~12个月,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由于机器人系统为三维立体视野且具有7个自由度的活动关节的专用器械,机器人下行支气管缝合更加灵活、确切,所以机器人下行肺叶袖式切除成形及支气管成形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位于肺叶不同位置磨玻璃结节(GGO)的不同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因肺部GGO接受手术治疗的3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GO位置,其中,肺野外侧1/3结节160例、肺野中间1/3结节100例、肺野内侧1/3结节100例.肺野外侧1/3结节在胸腔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VSS)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患者219例,其中,术后并发乳糜胸5例(发生率2.28%),均给予保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1)夹闭胸引管;(2)胸腔内注射红霉素0.25 g+利多卡因0.1 g+浓糖20 ml;(3)皮下注射奥曲肽+胸腔内注入金葡素。结果全部2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术后5例并发乳糜胸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别为2例鳞癌、3例腺癌,病理分期分别为Ⅰa期3例、Ⅱa期1例、Ⅲa期1例,清除淋巴结数分别为18枚(0/18,N0)、8枚(1/8,N1)枚、9枚(4/9,N2)、24枚(0/24,N0)及42枚(0/42,N0),平均(20.20±13.86)枚。经保守治疗后,4例治愈(治愈率80.00%),1例死亡(死亡率20.00%)。结论 DVSS肺癌根治术后出现乳糜胸时,及时诊断并选择恰当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另外,应特别注意患者淋巴结清扫过程中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胸外科常规围术期管理,ERAS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无二次开胸,均于拔除引流管后痊愈出院。ERAS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4.51±1.36)分、(3.12±1.26)分,均低于常规组的(6.10±1.37)分、(4.58±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ERA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8.73±50.46)min、(101.23±56.3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时间分别为(6.84±2.61)d、(5.40±2.7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为(6.75±2.43)d,短于常规组的(9.84±3.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费用为(7.46±0.42)万元,少于常规组的(8.04±0.9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常规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达芬奇机器人肺癌根治手术中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完全无管化(totally no tube,TNT)与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ymectomy surgery,SVATS)治疗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胸腺肿瘤切除术4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腺全切术及纵隔脂肪清除。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NT组及S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围术期指标。结果 TNT组168例,其中男83例、女85例,平均年龄(61.920±9.210)岁;SVATS组267例,其中男147例、女120例,平均年龄(61.460±8.119)岁。两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及术后肌无力危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540±0.500)d vs.(3.400±0.561)d,P=0.000]、术中出血量[(13.450±5.498)mL vs.(108.610±54.462) mL,P=0.000]、术后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的9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分析其与PNI的关系.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NI预测食管鳞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侧胸入路完全无管化三孔胸腔镜(totally no tube three-port thoracoscopic surgery,TNTT)胸腺肿瘤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NTT组和传统单操作孔胸腔镜(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S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111例患者,其中TNTT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11±8.64)岁;SVATS组67例,男30例、女37例,平均年龄(62.40±7.9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TT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但SVATS组患者术后疼痛更轻(P<0.05)。结论 TNTT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在加速康复外科方面有明显优势,但SVATS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VSS)在661例普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应用DVSS对661例患者进行胸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整个手术过程分为:(1)诱导麻醉;(2)摆体位,设计Trocar分布、安装机械臂(有些病变部位在摆体位前需要CT引导下定位);(3)寻找病变部位、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变部位所设计的手术部位及切口位置设计胸外科Trocar排布,总结我科不同病变部位的Trocar位置选择、手术入路选择、相关术中与术后情况及并发症治疗的经验体会。结果本组共661例患者,包括372例肺部手术,286例纵膈手术和3例食管手术。肺部手术设计了"8857"孔法手术入路,70/372例需要术前定位;60/372例胸腔内重度粘连,但顺利完成DVSS手术,未转成开胸手术。纵膈手术(包括心包囊肿或占位)设计4种手术入路,45/286例术中、术后未留置引流管。3例食管手术主要是食管壁内肿物。6/661例患者术后出现乳糜胸,1例为纵膈术后,5例为肺部术后。经保守治疗后,4/6例痊愈,1/6例再次行DVSS手术治疗(经左胸乳糜胸清除,胸导管结扎术),1/6例死亡。其中,1/655例患者术后因出现心梗死亡(术后1 h内);1/661例术中出现大出血,均并转为开胸手术治疗。78/655例患者(除外乳糜胸患者)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过长(带管超过5 d),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总体来说,DVSS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气胸的建立、患者自身的耐受性、第一个Trocar位置的选择及胸腔里粘连的情况,对手术成功与否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