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痴呆模型,探究络塞维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转基因线虫CL4176为模型,在显微镜下考察络塞维对线虫瘫痪情况、寿命、运动能力、吞咽频率、活性氧(ROS)水平、抗氧化酶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络塞维能够显著降低痴呆模型线虫瘫痪率(P<0.05),延长其寿命,增强其运动能力,显著提高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P<0.05),显著降低其体内ROS水平和丙二醛含量(P<0.05)。络塞维对模型线虫的吞咽频率没有影响。结论 基于线虫痴呆模型,络塞维有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
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system, QS)是一种微生物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系统。铜绿假单胞菌是该系统的典型代表,可调控细菌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形成生物膜、产生毒力因子,并且减弱宿主的免疫应答。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QSIs)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前提下可降低细菌的毒性,且增强细菌生物膜对抗生素治疗的敏感性,这些特点使QSIs成为目前抗感染领域的研发热点。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QSI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分析中药间的相互关系,探索配方颗粒剂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安庆市中医院和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COPD患者病例资料,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处方及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1718个中药处方,经统计共使用配方颗粒281味,药物使用总频数18218次,常用药物分类为:药味以甘、苦、辛居多,药性以温性较多,其次为寒、平,归经多归肺、脾、心、胃经.关联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16项,涉及药物16味;三项关联规则69项,涉及药物共17味.复杂网络图显示浙贝母、麦冬、茯苓、桔梗、桑白皮、紫菀、姜半夏、党参等26味核心药物.聚类分析挖掘出4个聚类方.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COPD重视清肺止咳、燥湿祛痰、降气平喘,久病肺脾肾亏虚,当重视补益肺脾肾等脏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棉子糖抗衰老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棉子糖(150、200、250μmol·L-1)加到大肠杆菌中孵育秀丽隐杆线虫后,显微镜下观察线虫身体弯曲频率、头尾摆动频率、体长,观察热应激刺激下线虫的存活时间;通过脂褐素荧光强度检测评价棉子糖对线虫抗衰老能力的影响;采用DAF-16核定位测定和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表达测定研究其抗衰老的相关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棉子糖3个浓度均使线虫的身体弯曲频率加快(P<0.001);200μmol·L-1棉子糖使线虫头尾摆动频率加快(P<0.01);体长测试结果显示棉子糖3个浓度均对线虫生长发育无毒害作用。热应激测试中,与对照组比较,棉子糖3个浓度均显著延长线虫在热应激条件下的存活时间(P<0.05)。脂褐素测试中,与对照组比较,棉子糖3个浓度均使线虫体内脂褐素含量显著降低(P<0.01)。DAF-16核定位测定中,棉子糖3个浓度均促进DAF-16蛋白入核表达。SOD-3表达测定中,与对照组比较,棉子糖250μmol·L-1浓度组的SOD-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DAF-16核定位测定一并说明棉子糖抗衰老活性依赖ⅡS分子信号通路。结论 棉子糖能够促进线虫的活动能力,对其生长发育无毒害性,并能延缓线虫的衰老速度,促进DAF-16蛋白入核表达,提高SOD-3蛋白表达水平,其抗衰老机制依赖ⅡS分子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芪玉三龙汤对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对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 related genes,Atg5)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light chain3,LC3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 cell,LLC)构建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玉三龙汤组、顺铂组及联合组,每组18只移植瘤小鼠。模型组每日按照生理盐水20 mL·kg~(-1)灌胃;芪玉三龙汤组每日按照80. 48 g·kg~(-1)灌胃;顺铂组在第1,3,5天腹腔注射顺铂溶液(DDP)0. 4 mL;联合组每日按80. 48 g·kg~(-1)灌胃给药,并分别在第1,3,5天腹腔注射顺铂溶液0. 4 mL;连续治疗21 d剥离瘤组织,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eclin1,LC3B蛋白表达和定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Beclin1,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LC3B-Ⅰ)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B-Ⅱ)蛋白表达,并计算LC3B-Ⅱ/LC3B-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Beclin1,Atg5 mRNA转录水平。结果:芪玉三龙汤具有温和的移植瘤抑制作用,抑瘤率为31. 2%;镜下观察芪玉三龙汤组肿瘤组织可见片状坏死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芪玉三龙汤能够上调Beclin1,Atg5,LC3B蛋白的表达(P 0. 01),并且能促进LC3B-Ⅰ转化为LC3B-Ⅱ;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芪玉三龙汤能够促进Beclin1,Atg5 mRNA的转录(P 0. 01)。结论:芪玉三龙汤对肺肿瘤生长具有温和地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自噬关键分子Beclin1,Atg5,LC3B表达,促进LC3B-Ⅰ向LC3B-Ⅱ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接受诊治的7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且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针灸综合治疗,且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灸综合治疗,且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灵猫方对pHBV1.3转染Hep G2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灵猫方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0.25mg/ml和0.5mg/ml灵猫方水提物干预HBV质粒转染HepG2细胞,以0.9%Na Cl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组,72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水平;收集细胞提取总RNA,RT-PCR法检测细胞内IFN-α、IFN-β、IFN-λ1及干扰素效应蛋白OAS1、Mx A、PRKmRNA表达水平,RIG-I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mg/ml灵猫方干预pHBV1.3转染Hep G2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IFN-α、IFN-β、IFN-λ1 mRNA及OAS1、Mx A、PRKmRNA表达水平表明显升高(P0.01),RIG-I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灵猫方通过促进pHBV1.3质粒转染HepG2细胞的I、III型干扰素产生,增强天然免疫功能,从而抑制HBV复制,可能是通过RIG-I通路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加干扰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一种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干细胞更新等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家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失调常常会导致各种严重的疾病,例如肿瘤、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肝脏疾病、骨骼疾病、神经疾病等。大量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心肌纤维化相关疾病的角度对Wnt/β-catenin通路进行综述,为预防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芪玉三龙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芪玉三龙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NSCLC患者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芪玉三龙汤口服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位生存期、无疾病进展期及1年生存率,以生存质量评价表(FACT-L)对患者生存质量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并录入数据库。结果: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中以阴虚热毒型、气虚痰湿型较多,且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延长,气阴两虚型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芪玉三龙汤对该证型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质量较高,存在优势。卡氏评分越高者临床疗效越好。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存时间延长,且与芪玉三龙汤干预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芪玉三龙汤对中晚期NSCLC瘤体稳定有一定作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QS)系统正常与缺陷的铜绿假单胞菌(PA)通过环丙沙星诱导后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影响的区别。方法:将PA按照前期研究的基因测序方法分成正常组和缺陷组。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用1/2MIC、1MIC、2MIC、4MIC的环丙沙星各诱导5代,保存1代、3代和5代的菌株。诱导浓度和诱导代数对MIC值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正常组与缺陷组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组内比较:在同一浓度下,2组各随着诱导代数增加MIC值均增加(P均<0.05);在同一代数下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加,正常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也增加(P均<0.05),缺陷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组间比较:QS系统分组与诱导代数无交互效应(P>0.05),且缺陷菌株MIC值都低于正常菌株;与诱导浓度存在交互效应(P<0.05)。固定代数固定浓度两组MIC值比较:在1MIC诱导的第3代和第5代,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诱导浓度对QS系统正常组和缺陷组MIC值的影响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