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以宫颈癌为例,探索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预测模型培训放疗物理师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设计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测试病例对3名见习物理师进行两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15例,第二阶段5例)。每位物理师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设计VMAT计划:传统人工计划(MP)和基于DVH预测模型引导的自动计划(KBP)。对比不同阶段两种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各种剂量学参数,并做相应统计分析。结果:与人工计划相比,自动计划在明显提高PGTV靶区V60覆盖(P<0.001),改善高剂量控制(V66)(P=0.027)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膀胱(P<0.001)、直肠(P<0.001)、左右肾(P=0.001和P<0.001)以及左右侧股骨头(P<0.001和P<0.001)等绝大部分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在提高计划合格率的同时,亦减小了计划者间的质量差异。结论:DVH预测模型有助于深化物理师对VMAT初始优化参数设置的理解,加快培训进度,提升VMAT计划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施源器模板, 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0例ⅡB-ⅣA期(国际妇产科协会2018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外照射前后磁共振影像资料, 对宫颈原发病灶范围进行回顾性阅片分析对比。基于外照射后肿物残留情况, 勾画近距离放疗高危临床靶区(HR-CTV), 设计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的施源器模板, 并进一步评估施源器模板插植组(37例)与徒手插植组(63例)治疗宫颈癌的剂量和疗效差异。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U检验。结果 100例宫颈癌患者外照射后残留肿物边缘按顺时针3、6、9、12点方向与宫颈管中心的距离中位数为16.5、14.0、17.0、13.0 mm。将对应的HR-CTV叠加重建三维图, 设计制作蘑菇头圆柱体式IC-ISBT施源器模板:头部长径为35 mm, 短径为20 mm, 中心适配宫腔管, 内圈C1-C12为表盘式排列, 两侧拓展B1-B5及A1-A4针道。在剂量方面, 模板插植组与徒手插...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与故障树分析(failure tree analysis,FTA)对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计划设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方案。方法 对运用Eclipse计划系统设计IMRT计划的工作流程建立流程图。根据流程图进行FMEA分析,对每个故障模型(failure modes,FM)进行定量评估得出O、S、D值,相乘得到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然后按照是否执行质量管理措施(quality management,QM)分为两组进行评估,并按照RPN值大小排序。最后对排序靠前的高危步骤进行FTA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IMRT计划设计流程图,可分为10个主过程,33个子过程。FMEA分析后得出47个FM模型,未执行QM评估组中FM模型的RPN值范围为13.2~271.8,其中有27个FM模型RPN ≥ 80,18个FM模型S ≥ 8。执行QM评估组FM模型RPN值范围为11.2~158.4,其中有11个FM模型RPN ≥ 80。对执行QM评估组(101.17±66.34)和未执行QM评估组(59.54±35.64)的RPN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1,P<0.05)。RPN值排序前25%的FM模型为处方剂量定义错误、计算参数设置错误、影像导入错误、计划评估确认错误等。最后对定义处方剂量和导入影像这两个高危步骤进行FTA分析。结论 FMEA和FTA分析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系统全面地分析IMRT计划设计流程中存在的潜在故障和风险,可帮助建立和优化放射治疗中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计划质量量化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RTOG 0615临床试验的剂量要求为基础,结合本中心临床需求设计鼻咽癌放疗计划质量的量化评估计算模型,计算每个计划的计划质量指数(PQI)。选取123例鼻咽癌放疗病例,通过调节临床计划的处方剂量(±3%)并计算其PQI,来评估量化评价方法对处方剂量变化的敏感性。同时根据已有的30例临床计划,将算法评价方法计算结果与临床医生的选择相比较,验证评价方法与临床医师决策的一致性。结果:+3%、-3%处方剂量和原治疗计划3组计划PQI分别为68.27±9.84、63.93±12.78、79.33±12.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临床计划中,医师选择的计划的PQI为80.15±10.96,未被选择的计划PQI为74.78±9.41(P<0.01),量化评价算法与临床医生选择结果一致性为83.3%。结论:量化的计划质量评价方法对处方剂量较敏感,与临床医生选择有较高一致性,可以用于临床计划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