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构建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的DNA疫苗载体,并在Vero细胞中表达。方法设计1对引物,从弓形虫RH株速殖子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全长编码基因,构建pVAXl—SAG2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以限制性内切酶Kpn Ⅰ和EcoR Ⅰ进行双酶切、PCR鉴定,纯化后进行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法瞬时转染Vero细胞,同时以pVAX1为对照,48h后收集细胞,Western—blot鉴定。结果从弓形虫RH株DNA中扩增出了577bp的SAG2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1—SAG2,在质脂体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质粒DNA成功的转染到细胞中。通过Westen-blot分析,细胞裂解液样品有1条可被弓形虫免疫血清所识别的约17ku大小的条带,与预计大小一致。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VAX1—SAG2在Vero细胞中有一定表达,且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对神经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46例神经胶质瘤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适形放疗。根据Kernohan分级,神经胶质瘤Ⅰ、Ⅱ级32例,Ⅲ、Ⅳ级14例。显在肿瘤靶区(GTV)DT60—72Gy/25—30f,临床肿瘤靶区(CTV)DT48.5-60Gy/25-30f,计划肿瘤靶区(PTV)DT46—55Gy/25—30f。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有效率(CR+PR)37.0%(5+12/46),1、2年生存率93.0%和81.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外科切除程度、放射剂量、病理分级是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有效方法,外科切除程度、放射剂量、病理分级是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神经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疗的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物理楔形野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处方剂量与实测值的偏差,为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提供参考。方法在SIEMENS Primus-M型医用加速器产生的6MV X线和15MV X线条件下,用SCAN-DITRONIX RFA300三维水箱采集处方剂量计算所需的各种物理数据,2种方法分别计算处方剂量,与NEFarmer2670剂量仪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在6MV X线、45°楔形板、25cm×25cm射野、20cm深度条件下偏差达9.1%,而改进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不超过1.2%。结论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的传统方法在某些条件下存有较大误差,建议完善物理楔形野处方剂量计算所需相关物理数据,采用改进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SARS病毒N蛋白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诱导的体液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N)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采用PCR方法体外扩增SARS病毒N蛋白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栽体pVAC,构建pVAC-N重组质粒;大量制备该重组质粒,经基因枪腹部皮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三次,间接ELISA法测定免疫鼠IgG抗体效价。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VAC-N,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出特异性的IgG抗体。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C-N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为SARS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CT模拟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CT模拟应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探索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更简便和更好的方法,为以后的调强放射治疗提供指南.方法64例肿瘤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患者42人,胸部肿瘤患者15人,腹部和盆腔肿瘤患者7人.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做CT/MRI扫描,采用两种标记法标记坐标系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特点,然后做三维重建、图像融合、射野布置,并对靶中心做了验证.结果CT模拟可以大大提高治疗位置的精确度,更好地避开和保护重要器官,使其受到较低的剂量,而靶区受到高适形剂量.内标记方法的位置精读和CT扫描的层厚无关,而外标记法的位置精读与扫描层厚相关.头颈部肿瘤靶点偏差小于3 mm,胸部肿瘤、腹部和盆腔肿瘤,靶点偏差均小于5 mm.结论CT模拟定位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但还需更好的解决体位的固定和器官运动等问题;内外标记同时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方法,图像融合智能化还需要加强;三维适形的布野原则对调强放疗的布野有指导意义;采用X光模拟机验证靶中心也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elta4在放疗计划验证过程中进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将基于日志文件的三维剂量重建方法(利用Mobius FXTM实现)作为参考方法,采用Bland-Altman统计方法对基于Delta4的三维剂量评价方法和参考方法在宫颈癌和鼻咽癌容积调强放疗验证中的一致性进行分析,评价两种方法是否具有互换性,从而论证Delta4用于放疗计划DVH评价的可行性。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利用的指标为日志文件重建剂量与Delta4实测剂量的均值和差值、TPS计算剂量和Delta4预测剂量的均值与差值,并以此分别绘制均值-差值散点图,通过观察散点分布区间来判断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在鼻咽癌一致性分析中基于日志文件重建剂量与Delta4实测剂量、TPS计算剂量和Delta4预测剂量分别有99%的测量点和97%的测量点落在均值-差值散点图95%一致性区间内;在宫颈癌一致性分析中基于日志文件重建剂量与Delta4实测剂量、TPS计算剂量和Delta4预测剂量有95%的测量点落在均值-差值散点图95%一致性区间内,落在95%一致性区间外的测量点占比在5%之内。结论:基于Delta4的三维剂量评价方法和基于日志文件的三维剂量重建方法一致性很好,可以互换,因此使用Delta4对计划进行DVH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钙、镁、钾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德市妇幼保健院88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窒息程度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症将其分为观察Ⅰ组(单纯轻度窒息患儿29例),观察Ⅱ组(单纯重度窒息患儿28例)和观察Ⅲ组[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31例],并随机选取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照组;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与对照组全部118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进行血清钙、镁、钾的测定;最后对4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88例窒息新生儿的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1.1%(45/88)、47.7%(42/88)、46.6%(41/88),均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的10%(3/30)、6.7%(2/30)、6.7%(2/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观察Ⅱ组>观察Ⅰ组,观察Ⅲ组>观察Ⅱ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血清检测过程中,窒息新生儿血清钙、镁、钾的降低具有持续性,并且在第3天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在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留意和检测电解质(血清钙、镁、钾)的变化,并根据动态检测的结果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窒息新生儿电解质紊乱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GRA4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pVACGRA4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观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对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量制备pVACGRA4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经基因枪腹部皮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以pVAC空质粒及不经任何处理的空白组为对照。于末次免疫4周后作免疫指标测定(包括MTT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双夹心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FNγ及IL4含量、间接ELISA法测定IgG抗体滴度),并观察攻毒试验后小鼠存活情况。结果脾淋巴细胞增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VACGRA4组CD4+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与pVAC对照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CD4+/CD8+比值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VACGRA4免疫组IFNγA值比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L4A值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pVACGRA4组可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但滴度不高;pVACGRA4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死亡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用pVACGRA4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应答及对弓形虫攻击感染的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ESAT-6蛋白在pET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能在pET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 -6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 ,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 方法 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 7Rv基因组中扩增出ESAT -6基因片段 ,克隆至pMD18-T载体 ,PCR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 ,目的片段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2 3a( ) ,构建pET -ESAT -6重组质粒 ,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 1(DE3 ) ;PCR和双酶切鉴定转化菌落 ;将阳性菌株经IPTG诱导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靶蛋白的表达 ;用His·BindTM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结果 从结核分枝杆菌H3 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ESAT -6基因片段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 -ESAT -6,SDS -PAGE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 6kD ,经亲和纯化后的ESAT -6重组蛋白纯度高 ,且能被结核病人血清所识别。 结论 利用pET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和纯化了结核分枝杆菌ESAT -6重组蛋白 ,为结核病诊断抗原和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