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院儿科自2003~2005年收住新生儿黄疸患儿312例,年龄出生后6~12天,血清总胆红素210~310umol/L,经过积极的药物及蓝光照射的辅助治疗,一般治疗时间4~10天。上述患儿出院前查其血清总胆红素降至50~60umol/L以下,均予出院。未发生一例胆红素脑病。蓝光的光照疗法(简称光疗)可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氧化分解成水溶性一氧化胆红素,易从胆汁与尿液排出,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辅助疗法。适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总胆红素超过205~256umol/L(12~15mg/dL)者。  相似文献   
2.
当归对小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阐明当归对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水平的动态影响,寻求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72只,随机分为4个组⑴空白对照组(9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d);⑵单纯当归组(9只)腹腔注射25%当归注射液20ml/(kg·d);⑶单纯照射组(27只)全肺单次照射12Gy+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d);⑷照射+当归组(27只)全肺单次照射12Gy+腹腔注射25%当归注射液20ml/(kg·d)。生理盐水和25%当归注射液于照前1周开始注射,直至照射后2周结束。左肺做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右肺做总RNA提取及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和单纯当归组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相对较低,仅波动在8~17个之间。单纯照射组阳性细胞数较上述两组明显增高(P<0.01),尤以1周后为甚。照射+当归组阳性细胞数则介于两者之间,但仍然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P<0.01)。单纯照射组TNFαmRNA相对含量与单纯当归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当归组TNFαmRNA相对含量较单纯照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可能与样本数较少有关。结论TNFα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归能明显降低该过程中TNFα表达水平,其可能通过调控该细胞因子起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调查放疗工作场所在改建后的辐射水平 ,并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使用剂量测量仪,于装放射源前后,分别测量放疗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等.结果:装源后,源于贮 存位,治疗室内的辐射水平明显增加,最高达到装源前的9倍,其它场所略有增加,周边环境水平无改变。源于照射位,防护门外亦有明显增加。结论:改建放疗工作场所必须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才能做到既经济又安全。装源后,有些区域辐射水平增加,但仍在国家规定标准内。对于放射源临近区域,应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5.
真空成型袋在盆腔野放射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真空成型袋在盆腔野放射治疗中的价值,并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优劣。方法:30例盆腔野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不使用体位固定器组,用真空成型袋固定腰部组及用真空成型袋固定双下肢组。拍摄前野和侧野模拟定位片和定位证实片,测量解剖参考点和照射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与未使用固定器组比较,使用真空成型袋可明显减小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三维摆位误差及≥5mm三维移位丛集频率(P<0.05),但未减小上下方向的摆位误差(P>0.05);与固定腰部组相比,固定双下肢组明显减小了侧野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P<0.05)。结论:真空成型袋可减小盆腔野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尤其是固定双下肢的方法,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千伏X线、电子线和192铱放射治疗疤痕疙瘩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千伏X线、电子线和192铱放射治疗疤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放射治疗237例瘢痕疙瘩患者,其中千伏X线治疗组86例,6MeV电子线治疗组82例,192铱治疗组69例。结果:千伏X线组、电子线组、192铱组有效率分别为81.4%(16/86)、86.6%(11/82)和92.7%(5/69),电子线组与千伏X线组和192铱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t=0.84,P>0.25;t=1.50,P>0.10)。192铱组与千伏X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22,P<0.05)。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瘢痕疙瘩有效手段,与千伏X线比较,192铱治疗疗效更优,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时体位误差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时体位误差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1月拍摄的 15例患者的模拟定位片和放射治疗体位证实片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15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鼻咽癌 10例 ,垂体瘤 3例 ,颅内肿瘤 2例。均用面罩固定和等中心技术照射。2 .摆位方法 :模拟定位时患者仰卧于模拟定位机床上(Nucletron ,SimulixMCR96 48) ,面罩固定 ,透视下定好照射野后 ,将中间激光线、两侧水平激光线、照射野中心及照射野边界标记于面罩上 ,前后野和 (或 )侧野拍摄模拟定位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营养相关实验室检查与胸部肌肉的变化分析肺癌患者在放疗前、中、后的营养状况,指导临床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评估并给予针对性营养支持。方法 选取于2012年3月—2015年11月到我科行胸部放疗的肺癌患者160例,对放疗不同时间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数据进行营养评估,并选取放疗前后有完整CT资料的14例患者,在CT图像的基础上对其胸部肌肉体积变化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蛋白及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与放疗次数和剂量呈正相关,其中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更为明显,这些指标在放疗5周后才逐渐开始恢复;胸部肌肉体积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 放疗期间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均低于机体需要量,应当关注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的营养状况,做好及时评估、给予针对性营养支持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TG119报告中的测试例对联影公司URT-Linac 506C加速器和URT计划系统FF模型进行全面的评估。方法 主要研究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剂量目标、点剂量和剂量分布计算准确性。测试模体采用AAPM TG119号报告测试例模体,主要包括模拟多靶区、模拟前列腺肿瘤、模拟头颈肿瘤和模拟C形靶区(简单)等。使用指形电离室和胶片,在URT计划系统(临床实验版本)和URT-Linac 506C加速器上分别优化计算和测量剂量,并分析计划剂量和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结果 URT计划系统中的4个测试案例的计划剂量目标均满足TG119标准要求。对于不同案例点剂量验证,IMRT计划最大误差为2.62%,VMAT计划最大误差为 3.90%,均满足TG119 报告中点剂量误差小于4.5%的要求。复合剂量分布胶片测量结果的γ通过率IMRT计划均>97.50%,VMAT计划均>93.27%。结论 URT-Linac 506C加速器和URTT放疗计划系统FF计算模型性能试验结果均达到TG119报告验证标准。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计划评估方式主要是基于体积剂量,未能反映肿瘤以及正常组织接受剂量后的生物学效应,将生物学模 型应用到放疗计划评估中进一步反映其生物学效应和临床效果。本研究主要对细胞存活率模型、肿瘤控制率模型、正常 组织并发症模型以及次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等不同生物学模型的发展进行简要概括。对于细胞存活模型简述其典型模 型线性二次模型,以及针对高剂量、高剂量率以及损伤修复等提出的其他修正模型。在肿瘤控制率以及正常组织并发症 模型简述基于泊松函数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泊松模型、逻辑模型。对于次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对基于线性二次模型以 及考虑细胞增殖等不同的预测模型发展进行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