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辅助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护理经验。方法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对其有针对性的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重视病情观察、滤器的护理、溶栓导管的护理及出院指导工作。结果对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1个临时滤器、8个永久性滤器,无1例发生肺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亦无局部感染发生、仅1例滤器移位,1例穿刺点局部渗血等。结论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并发症,安全,可缩短抗凝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120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拉西地平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每组各60例.每例患者前两周测血压2次/周,以后1次/周,4周后测24h动态血压1次;治疗前及1年后各做一次颈动脉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均能明显平稳减低血压和干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左室肥厚(0.01),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拉西地平除能有效平稳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外还能干预左室肥厚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陈世蓉  赵超美 《西部医学》2006,18(4):395-396
目的评估心电图、运动平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症状疑诊冠心病的病例60例,每例患者均在2个月内做心电图、运动平板及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对照。结果在心电图阳性1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8例,心电图阴性4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22例;在运动平板试验阳性38例中冠脉造影阳性31例。冠脉3支以上严重病变的运动时间、运动量较1、2支病变和非冠心病小,运动达阳性时平均心率低。结论普通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低,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高,其运动时间、运动量和最大心率值对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慢性心衰和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得出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缓解心绞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抵抗素(resistin)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283例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得出Gensini积分。RESISTIN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统计分析resistin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由低至高resistin四分位分组后,患者的年龄、胸痛病程、血脂、血糖、athens QRS积分以及Gensini积分在不同resisti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血糖和resis-tin,LDL-c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esistin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血中resistin浓度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三结合准工作态”毕业实习中,教学与承担社会任务相结合,产生一种面临实际的近逼效应和客观的自动制约机制,有利于实现毕业实习的两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心先安治疗病窦综合征的疗效及治疗价值。方法 将 8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分别静脉滴注心先安、阿托品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和食道电生理的变化以及副作用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使用心先安和阿托品治疗 ,其临床症状、2 4小时总心率和平均心率、窦房结恢复时间及窦房结传导时间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而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两组在副作用出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先安治疗病窦综合征近期疗效肯定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伴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尿酸水平变化以及此类患者患冠心病风险评估。方法:对5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HDL-C),甘油三酯、尿酸,纤维蛋白原进行分析,并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冠心病的风险通过UKPDS风险工具(UKPDS Risk Engine)估算。结果:45%的糖尿病患者符合MS的诊断。与非MS患者相比,MS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LDL-C,HDL-C,甘油三酯,尿酸,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更高。结论:当缺乏冠心病病史时,伴MS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平均风险程度比非MS患者要高。高尿酸血症和高纤维蛋白原水平都预示着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增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比研究湖北省1981与1971~1973年度的寿命表资料,以了解人口消长及平均预期寿命动态情况。湖北省1981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5.56岁(男63.98岁,女67.18岁),与1964年、1971~1973年比较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表现更为突出,死亡概率显著降低,寿命显著延长。1981年与1971~1973年比较,平均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有所减少,但目前城乡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和临床预示因素。方法对473例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相关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27例患者(5.7%)被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的心功能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DVT的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Ⅱ级DVT发生率3.4%,Ⅲ级心功者DVT发生率4.6%,Ⅳ级心功者发生率为14.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凝治疗(OR 3.35,95%CI:1.12-6.84)、NYHAⅣ级心功能(OR 4.43,95%CI:1.80-8.27)和下腔静脉塌陷性缺乏(OR 3.81,95%CI:0.96-5.40)可能是DVT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HF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是增高的,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抗凝治疗不充分及下腔静脉塌陷性不足可能是DVT发生风险独立的预示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