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318 μm近红外激光视网膜损伤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1·318μm激光对视网膜的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方法用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为照射光源,固定照射时间0·2s,以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散瞳后的家兔(25只)和大鼠(28只)眼睛,照射光斑直径分别为5mm和2mm,于照后1h和24h观察视网膜损伤发生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并于照后24h对损伤视网膜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318μm激光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的阈值角膜剂量分别为13·7J/cm2和10·4J/cm2,阈值角膜能量分别为2·69J和0·33J。受损视网膜可见清晰的白色凝固斑,损伤重者累及视网膜全层。结论1·318μm激光可导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损伤阈值ED50分别为13·7J/cm2和10·4J/cm2。  相似文献   
2.
1.318 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1.318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的损伤效应,确定损伤阈值并观察损伤修复情况。方法 以普通白色仔猪为实验动物,以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照射猪躯干两侧皮肤。损伤阈值实验时以肉眼可见红斑反应为判定标准,于照后即刻观察皮肤红斑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红斑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损伤修复观察实验所用激光剂量均高于损伤阈值,于照后即刻至49d观察皮肤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1.318μm激光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为9.2J/cm^2。随着激光剂量的提高,皮肤损伤反应依次表现为暂时性红斑反应、持续性红斑反应、白色凝固斑、淡褐色(炭化)凝固斑。损伤修复所需的时间依次为数分钟、数天、十余天、数十天。结论 1.318μm激光可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ED50为9.2J/cm^2。激光剂量越高,皮肤损伤越重,修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3.
激光视网膜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bFGF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激光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碱性及纤维生长因子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X切口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伤后6h,1,3,7,d视钢膜各层可见散在分布的TUNEL阳性凋亡细胞,尤以外核层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理念,建立汇报文化,提供安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实施非惩罚性的风险事件呈报制度,评估事件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观念得到了转变,病人满意率提高。结论:鼓励员工主动报告,缔造汇报文化,实现风险教训共享,让大家都能从别人的教训中得到教训,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对激光眼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采用氩离子激光照射(功率180~270mW)致视网膜损伤的恒河猴分4组,每组4只。其中2组动物自照射后11~12g开始每3天1次分别球后注射rhbFGF1μg/kg,1组动物于机同时间注射地塞米松1mg/kg作为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视网膜疾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大量视网膜疾病的动物模型的建立 ,基因治疗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之中。本文对基因治疗的概念、策略、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转移的方法及其在常见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视网膜是视觉中光电感应的部位,其功能与解剖结构关系密切。外界光刺激、机械损伤或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均可导致光感受器的病理变化,进一步引起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及其他致盲性疾病。对于这类疾病,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识到干细胞作为细胞供体进行视网膜疾病治疗的潜能。本文对其中的一些工作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病毒载体介导的视网膜基因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清  钱焕文 《眼科研究》2001,19(4):372-375
用病毒作为载体携带功能基因转染视网膜以达治疗目的,这种基因治疗方法为某些遗传性视网膜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应用腺病毒或腺相关病毒载体,经视网膜下间隙或玻璃体注射,可使报告基因在视网膜细胞中有效表达。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起效早,持续时间短,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起效晚,持续时间长。病毒载体中所含启动子的不同,其基因导致人的靶组织也不同。含茂细胞病毒启动子的病毒载体可将基因转移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应用视紫红质启动子则转移至视细胞。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损伤效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毫米波是频率介于30-300GHz之间的高频电磁波。毫米波技术在军事、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非杀伤性毫米波武器的出现,引起人们对毫米波损伤效应及安全防护研究的极大关注。毫米波由于组织穿透能力差(不足1mm),直接照射一般只能造成角膜、皮肤等的损伤,但大剂量全身照射也可引发循环衰竭而致死。本文介绍了毫米波照射引起的角膜、皮肤损伤及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0.
激光计量与医用激光源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医用激光源发展现状[1]1960年激光问世后不久人们就开始探索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价值,最早的尝试是用红宝石激光器进行视网膜焊接。随着新型激光器的不断出现和激光医学研究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激光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主要的例子有视网膜光凝固用的氩离子激光、手术切割用的CO2激光、组织凝固用的Nd∶YAG激光等。激光的医学应用在上世纪80年代获得了巨大发展和广泛认可,开拓出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激光血管成形术(经光纤祛除冠状动脉内血小板)、激光碎石术(粉碎肾和输尿管结石)、激光组织焊接、激光屈光手术(切割角膜以纠正视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