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滑××.男性,36岁,汉族,配血时,发现该患血型异常,暂定“O”型,后经反复检查,证实该病人血型为我国人群中较少见的B3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对于预防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选取初治AML CR1期、自愿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治疗的患者32名,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案,于移植+5—+10 d将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回输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测定DC-CIK细胞各指标情况;对照组:选取同期未采用DC-CIK细胞治疗的AML CR1期移植患者21名;观察、比较2组患者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相关不良反应,评估3年总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IK经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致敏后,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为(80.1±3.3)%和(37.1±4.5)%,较对照组[(56.1±3.8)%和(18.1±3.1)%]均有所上调(P<0.05),分泌IFN-γ的水平为(3 985.4±223.1)pg/ml,较对照组[(1 688.5±162.1)pg/ml]明显升高(P<0.05),除一过性发热、寒颤外,无其他不良反应。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相关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经DC-CIK细胞输注,3年的总生存率为75.0%(24/32),较同期未使用荷载白血病抗原DC-CIK细胞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荷载自体白血病抗原的DC-CIK细胞用于预防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脐血与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3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病例均系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87年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拟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2~1999年采用脐血输注合并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白血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0例患者均为1992~1999年的住院病人,男21例,女9例,年龄15~61岁(中位年龄4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4例(复发10例,难治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6例(难治9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