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含有机会约束的生产管理动态规划问题为例,基于随机模拟技术的混合遗传算法实现最优化决策,构造了数学模型。采用VB编辑,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很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最优化决策问题,它是简单的基于二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所不能解决的。该算法具有很高的鲁棒性,避免了在局部最优解附近徘徊,且因为随机规划问题要求许多数学知识,而算法本身并不要求对优化问题的性质作一些深入的数学分析,从而对那些不太熟悉数学理论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用于腹腔镜盆腔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2 5 0例腹腔镜盆腔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全麻组 ( 组 ) ,连续硬膜外阻滞 静脉强化组 ( 组 ) ,硬膜外阻滞组 ( 组 ) ,观察 3组患者气腹前 ,气腹后 5 min、2 0 min及放气后血压 ( BP)、心率 ( HR)、脉氧饱和度 ( SPO2 )变化及随访术后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组在气腹后 5 min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HR出现有显著差异的上升 ,2 0 min后平稳 ,SPO2 呈上升趋势。 组气腹前后 SBP、DBP、SPO2 均无明显变化 ,HR在气腹 5 min时有显著差异上升。 组因患者不合作而改麻醉方式。术后随访 、 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2种麻醉方式在用腹腔镜行盆腔手术时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超联合胎心监护检查预测胎儿脐带绕颈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确诊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A组)应用彩超测定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和胎心无负荷试验(NST),与98例无胎儿脐带绕颈孕妇(B组)妊娠晚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NST无反应型或S/D值1〉3发生率,比B组明显增高(P〈0.01),胎儿宫内窘迫和剖宫产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胎心监护联合B超检查可以提高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状态的诊断,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卵巢良性肿瘤运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腹腔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下床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均较短,且出现并发症几率小,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不仅出现并发症概率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瘢痕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7岁。1998年9月因呕血收入我院诊断为肝硬化。于10月27日进行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用胃镜治疗)。29日患者突然发高热,体温:392℃,心率92次/分,WBC:221×109/L,N:09。当即抽血做血培养,结果为Streptococcusoralis(口腔链球菌)。临床根据药敏结果,用头孢三嗪治疗,病人体温恢复正常。2 细菌鉴定 血培养采用VITEK需氧瓶并由该仪器监测生长情况,仪器显示阳性,取出接种中国蓝及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h,该菌在中国蓝平板上不生长,血平板上呈灰白菌落,α溶血。细菌形态为革兰阳性链球菌,成双…  相似文献   
6.
脑脊液中分离出腔隙莫拉菌一例赵莉萍张军民吴坚患者男,12岁。因患右小脑胶质瘤,于1996年3月行肿瘤切除术。术后曾做放疗。1997年1月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及呕吐,且逐渐加重,经检查,示肿瘤复发。第二次入我院,于1997年3月19日再行手术,术后患者一...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99年9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9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2例患者年龄24~36岁;病程2~9年;其中原发性不孕22例,继发性不孕70例。均经碘油造影确诊,并经输卵管通液及抗生素治疗1年以上。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用黄柏20g,黄连15g,苦参30g,赤芍60g,水蛭10g,丹参30g,川芎20g,天麻20g,白芷10g,制南星15g,煎成汤剂200ml左右,分早晚2次使用,灌肠时导管插入直肠深度15cm左右。从月经干净后3~5天开始用药,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治愈者,续行下1个疗程,同时加服司帕沙星片200mg,每天1次,连用14天。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农民,已婚育。出生后其腹部就较正常小孩大,并逐年增大,偶有腹胀,腹痛,未影响生长发育。2005年10月因车祸腹部受伤在山西某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患者诉取出液体及肉样物约一小面盆,因无具体病历资料不能详查。近年来感腹部胀满遂来本院就诊。入院后检查:体重66k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部稍有膨隆,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3月-2005年5月,本院共收治腹腔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4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腹腔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4例,其中男性56例,  相似文献   
10.
乳腺1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1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乳腺增生患者黄体期血清性激素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选择自2002年3月-2004年9月治疗的167倒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设立治疗组85例。治疗组给予乳腺1号方口服,对照组82例,给予乳癖消口服,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黄体期血清E2、P、T、LH、FSH、PRL6项性激素水平,分析治疗疗效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性激素发生改变。E2、PRL降低,P、T则回升,其中PRL、T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性激素E2、PRL降低,P、T回升,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1号方通过调理性激素水平,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