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介绍PACS/RIS系统在放射影像科内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存在的不足和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应用北京思创贯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Crealife TM ST—EASY V3.1PACS(美国GE技术支持)系统在放射影像科内连接CR、MR、DSA等设备,开展科内全数字化影像检查诊断。结果:PACS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影像科的工作模式和科室设备之间的关系,开展复合诊断,提高了诊断、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结论:PACS是全面解决医学影像的获取、存储、归档、传输.查阅、和管理的综合数字化系统,是医院迈向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医学影像设备及相关信息达到充分整合、共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断层融合(DTS)检查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胸部DTS检查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以多层螺旋CT作为参照,比较DTS和DR对肺转移结节的检出情况,评估DTS对肺转移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257例患者中,34例发生肺转移,共确认187个转移结节。DR检出16例共计65个结节,DTS检出31例共计164个结节。DR和DTS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87.9%、37.2%、91.6%和91.2%、99.6%、96.9%、98.7%。DTS对直径<5mm和5~10mm的肺转移结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P<0.01)。结论 DTS较DR对肺转移结节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用于转移性肺癌的诊断和随访。  相似文献   
3.
滕红  徐兴明  陈友琼  周炜  赵张平 《西部医学》2011,23(8):1577-1578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行肝动脉旋转DSA造影的肝癌病例的造影图像以及手术用时、对比剂用量和曝光剂量。结果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的展示靶血管的解剖情况,使超选择性插管准确而便捷,手术用时、对比剂用量和曝光剂量不会明显增加。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能明显提高肝癌介入诊疗的质量,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常规应用于肝癌的介入诊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部数字断层融合(digital tomosynthesis,DTS)检查对肺内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检出能力.资料与方法 肺部可疑结节患者及恶性肿瘤随访患者共87例,均行常规数字化胸部平片和胸部DTS检查,以多层CT作为参照,观察分析DTS和胸部平片对SPN的检出结果,分别统计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x2检验,比较两者差异性.结果 87例经CT发现54个结节,胸部平片检出24个,假阳性8个,假阴性30个.DTS检出49个,假阳性1个,假阴性5个.胸部平片和DTS对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4%、75.8%、56.3%、75%、45.5%和90.7%、96.9%、92%、98% 、86.1%,DTS与胸部平片对SPN检查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S是普通放射学检查的有力补充,能够提高普通放射学对SPN的诊断能力,可作为影像检查链中的重要环节,在肺部肿瘤高危人群低剂量筛检、复诊方面可以替代常规胸片检查.  相似文献   
5.
<正>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和放射学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是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  相似文献   
6.
赵张平  陈世沛  滕红  谢英  徐兴明  周炜  陈友琼 《西部医学》2009,21(9):1554-1555,1557
目的探讨急诊超选择子宫动脉拴塞术(UterialArteryEmbolization,UAE)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DSA显示出血来源,急诊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后,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子宫动脉。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栓塞成功,没有发现严重的血管栓塞治疗并发症。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一种有效、迅速、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经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前后增强CT纹理参数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7例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DEBTACE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行增强CT扫描,获得纹理参数,分析增强CT纹理参数在评估DEB-TACE治疗疗效中的价值。  结果  DEB-TACE治疗后,HCC患者增强CT纹理参数偏度、熵值、平均值及峰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能量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DEB-TACE治疗后,共86例患者预后良好,31例预后不良。不同预后患者经治疗后,偏度、熵值、平均值及峰度均较其治疗前降低,能量均较其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治疗前后偏度、熵值、平均值及峰度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能量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EB-TACE治疗前纹理参数在预测HCC患者预后中的效能均较高(AUC>0.75),各参数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20,95% CI:0.870~0.970)。DEB-TACE治疗后纹理参数在预测HCC患者预后中均具有一定的效能(AUC>0.70),各参数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10,95% CI:0.731~0.888)。  结论  增强CT纹理参数在评估HCC患者DEB-TACE治疗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HCC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A)与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 2010年12月4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3D-DA及3D-MSCTA影像资料,分别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并咨询神经外科医师.评估两种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