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即难免“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现象。卫生防疫系统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窗口,亦受到了较大冲击。涌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倾向。因此,卫生防疫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为加强卫生防疫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防疫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起“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均积极出真招、拿实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白求恩杯赛、创三优、创建文明卫生行业、窗口文明规范服  相似文献   
3.
等级卫生防疫站评审是推动卫生防疫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卫生防疫站工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轨道的必要手段。目前,各个县(区)级卫生防疫站均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达标上等级。办公室作为防疫站的综合管理和办公机构,在此项工作中担负什么样的工作职责、责任任务,目前还存在着的问题和困难,应如何适应等级站评审工作,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办公室在等级站评审中应承担的职责等级站评审是一项系统工程,标准高、要求严、内容多、难度大,原则性强、涉及面广,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均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农药杀虫脒(Chlordimeform)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在我国生产、使用已有十余年历史。生产性接触与生活性接触所致的中毒病例屡见报导。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乏力、嗜睡、厌食、恶心,食欲下降及出血性膀胱炎。严重者甚至昏睡、昏迷及死亡。也有些报导认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双花百合片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的疗效及安全性,为EOLP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选择。方法:收集60例EO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双花百合片,对照组服用转移因子胶囊。在口服用药的同时两组患者均配合使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和西帕依固龈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对比服用双花百合片前及1周后EOLP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糜烂面积缩小,疼痛减轻(P <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双花百合片的EOLP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花百合片相对于转移因子胶囊治疗EOLP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临床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孔月  谷庆  方敏  杜向慧  郑晓  赖霄晶 《浙江医学》2021,43(12):1307-1310
目的探索同步加量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52例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采取同步加量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评估治疗结束后1个月疗效,分析末次随访时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以及治疗期间急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治疗结束后1个月肿瘤客观缓解率为53.8%,疾病控制率为98.1%。末次随访时死亡30例,中位总生存期为33个月,1、3、5年生存率为84.6%、47.1%、39.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个月。治疗期间出现Ⅰ~Ⅱ度放射性食管炎41例,Ⅲ度放射性食管炎11例。结论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同步加量放化疗联用尼妥珠单抗有助于提高5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近年来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放疗技术持续发展,肿瘤放疗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本研究通过评估食管癌的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 TOMO)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 IMRT)的剂量学特性,为临床上食管癌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07-13-2015-02-25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放疗科10例食管癌患者,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后,分别传输至Raystation及TOMO计划系统,给予肿瘤原发灶(PGTV)61.6 Gy/28次,计划靶区(PTV)56.0 Gy/28次,根据RTOG 1106标准限制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 OAR)剂量.分别对靶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 DVH)、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 HI)、适形性指数(conformal index CI)和OAR(肺、心脏、脊髓)受照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种计划都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和危及器官受量限制.TOMO计划中PGTV的中位均匀性指数(HI)为0.057 5,优于IMRT计划的0.073 5, P=0.047.TOMO计划中PTV的中位适形性指数(CI)为0.785,优于IMRT计划的0.682 5, P=0.009.TOMO计划中PGTV的中位最大剂量Dmax为64.9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66.5 Gy, P=0.005;TOMO计划中PTV的中位最大剂量Dmax为64.1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64.9 Gy, P=0.028. TOMO计划的中位总的肺剂量为10.8 Gy,低于IMRT计划的11.9 Gy, P=0.005.TOMO计划的中位总的心脏剂量为22.6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24.3 Gy, P=0.028. TOMO计划的中位脊髓最大剂量为40.2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41.7 Gy, P=0.007.结论 食管癌放疗中TOMO放疗计划对比IMRT放疗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覆盖适形性及剂量分布均匀性,同时明显减少双肺、心脏及脊髓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农村中学生吸烟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烟民总数超过3.2亿,其中一半以上是从未成年开始吸烟的〔1〕。未成年的中学生,一旦步入青春期,其心理充满成人感、好奇感,凡事都想试一试。据大量研究,在有关防、戒烟的活动中,健康教育占有关键主导作用〔2〕。为充分发挥全县学生健康教育开展早、基础好的优势,探索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吸烟干预的效果,于2001年3~7月对8所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1.1.1对象的调查3月份,对射阳县8所农村完全中学(即初、高中齐全学校)的全体在校男生进行不记名自填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放疗是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胸腺瘤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本研究拟对比不可手术切除胸腺瘤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的剂量学参数,为晚期胸腺瘤放疗技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9例接受姑息性放疗的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胸腺瘤患者,勾画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传输至Raystation及TOMO计划系统,分别评估三组计划的等剂量曲线分布图、剂量体积直方图、均匀性指数、适形性指数以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 三组计划均能够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及危及器官限量。PGTV,TOMO组等剂量曲线覆盖体积的适形性及剂量均匀性优于IMRT及VMAT组,TOMO组的中位V5为41.858%,小于IMRT组的45.9%,同时小于VMAT组的48.86%,TOMO组的中位V20为20.25%,小于IMRT组的23.78%。TOMO组心脏的中位V40为23.576%,明显小于VMAT组的27.81%。脊髓中位Dmax相比,TOMO组为37.65 Gy,小于IMRT组的38.39 Gy及VMAT组的39.6 Gy。结论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胸腺瘤,与IMRT及VMAT相比,TOMO放疗计划具有更优的靶区适形性及剂量分布均匀性,并可减少双肺、心脏及脊髓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行海马保护的脑预防性照射(PCI)的可行性。方法 2016-2019年于浙江省肿瘤医院对进行PCI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至常规组 22例与海马保护组 18例。根据RTOG 0933试验勾画靶区,海马保护组采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技术,放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霍普金斯言语测试及脑MRI随访。结果 海马体积(4.01±1.57) cm3,海马回避区体积(20.13±4.14) cm3,海马保护区 域D100%为(7.19±0.38) Gy,Dmax为(14.38±1.18) Gy。霍普金斯言语测试中,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测试3、测试4、学习数、保留百分比)相比,以及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后(测试3、学习数)相比,海马保护组较常规组下降程度低。平均随访时间(17.00±8.47)个月,共 2例患者出现脑部转移,均为常规放疗组且转移灶位于海马保护区之外。结论 采用VMAT技术进行海马保护的PCI在剂量学上具有可行性,测试结果提示海马保护对于记忆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